科博館《PM2.5視界特展》 學者聚談島嶼浮塵

▲科博館舉辦島嶼浮塵特展,由展示板標示的顏色深淺,危害程度一目了然。(圖/賴淑禎攝) 大 中 小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今天起舉辦「島嶼浮塵-PM2.5視界」特展,由科博館館長孫維新主持開幕式,中研院院士李遠哲、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及中興大學工學院副院長莊秉潔等學者齊聚一堂探討空污議題,並告訴民眾PM2.5從何而來及對人體的危害,期待集思廣益提出解決之道。館長孫維新表示,PM (particulate matter),指的是在汙染的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中文稱作「懸浮微粒」。當它的粒徑等於或小於2.5微米(μm),就稱為PM2.5(細懸浮微粒)。由於PM2.5粒徑極小,不到人類頭髮直徑的28分之1,因此它能輕易跟著空氣進入人體,累積在肺部,或進入肺泡微血管之後,隨著血液循環全身。如果PM2.5帶著有害物質,將引起各種不同疾病。展場中規劃「我有話要說」主題區,這是為創造民眾對話平台而設計,特別提供錄像設備,讓民眾可以坐上講臺,對鏡頭說出對於PM2.5的看法、或解決方式,或親身體驗等,錄製完成後將在展場的大螢幕中播放,匯集大眾意見,集思廣益,以提出有效解決主張。另外展區也將104年全臺各地PM2.5汙染情形的數據資料,轉化為積木呈現,民眾從顏色深淺,一目了然,可以輕易發現南部汙染情形,確實比中部及北部嚴重。此外,透過時空交錯分析,也發現冬天比夏天汙染情形更嚴重。科博館副研究員黃旭表示,對空氣影響最大的,是持續、而且數量龐大的汙染性來源:一是固定汙染源,包括燃煤電廠和工廠;二是移動汙染源,指的是以汽、柴油為動力來源的汽機車。除了工廠和汽機車這兩者之外,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所生產的PM2.5,所佔比例甚低,這表示問題的解決,關鍵不在燒香、燒金紙等這些民間習俗上,而是與我們的產業結構,能源、交通政策有緊密的關係。PM2.5問題是清楚的,但解決問題的方法卻是複雜的,需要大家一起來思考,謀求解決之道。展覽結合了多位科學家、藝術創作者,以及關心環境的團體與個人的研究成果與反思性的創意,分區包括「煙流地景」、「空襲警報」、「堤防提防」、「在現場」、「台中火大 九百公尺的距離」、「如果有一天」、「我的身體」、「我有話要說」等主題,今天起開展至6月11日,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二特展室參觀。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