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弱視治療被笑獨眼龍 矯正眼鏡重拾好人緣
▲傳統弱視治療,半年卻遲不見效,改以配戴弱視矯正眼鏡,逐漸恢復正常視力。(圖/記者林重鎣攝,2017.6.1) 大 中 小 4歲女孩小萱一年前看電視總是歪著頭,閱讀時必須將書本拿得很近才看得清楚,加上走路時常撞到桌椅,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求診後發現小萱患有嚴重弱視,經傳統治療半年卻遲不見效,且因必須用布遮蔽一隻眼,經常被同學嘲笑為「獨眼龍」,後改以配戴弱視矯正眼鏡,不但逐漸恢復正常視力,也擺脫被同儕排擠的陰影。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部長梁中玲與小兒眼科主任彭美玲表示,眼球如同接收器將影像送入腦部視覺系統成像刺激視力發育,人類出生時視力約0.05,到5歲時一般可達1.0。若有斜視、兩眼視差、高度屈光異常、眼疾視覺剝奪等原因,便可能造成視力發育影響,造成矯正無法達到0.8,即稱為弱視。彭美玲表示,雖早期的治療效果較好,但因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所以家長很難僅由一般日常生活中觀察確認,還是應定期帶孩子赴眼科,由專科醫師檢查,因一旦錯過治療黃金期,將來恐無法考駕照、學習上不易專注、較難避開日常危險而影響生活品質。傳統治療弱視的方式稱為「懶惰眼訓練法」,先以遮布覆蓋視力較好的眼睛,強迫他們用視力較差的另一眼看東西,以刺激視神經發育,直到雙眼視力相等為止;但接受治療的小朋友常因外觀上的差異,被同儕嘲笑為「獨眼龍」,使得許多孩子對這樣的治療方式感到排斥,加上若無定時更換遮眼側,則可能使正常眼睛也變成弱視,治療效果也較差。梁中玲指出,「懶惰眼訓練」最為人詬病之處在於,人類因為有兩顆眼睛,看東西才能產生立體感,可以瞬間辨認距離遠近或深淺,但遮住單邊眼睛,會影響雙邊眼睛立體感的發育,使得患有弱視的小朋友玩球時,容易被快速迎面而來的球擊中,長大後當開車、騎車時,也會因無法立即判斷快速來車的遠近,造成反應不及而發生車禍。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