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中國又挖到大墓,專家透過撬開主棺的縫隙往裡看了一眼,嚇得立刻封棺!沒想到裡面竟然藏著這些東西



在現場,大家都關注著一個事兒,那就是墓主人身份,而最終的確認,將依據主棺內的遺存。所以,開棺是昨天的「重頭戲」。但在現場,專家通過頂板縫隙發現主棺內的情況後,當即改變策略,放棄現場清理,執行第二套方案——整體打包至1公裡外的低氧實驗室。

「太震撼了…..」專家面對江南君的採訪強調道。
現場究竟發現了什麼,讓我們一起看過來~
揭開頂板有驚喜

昨日,江南君在現場看到,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清理,主槨室西室和東南側的文物、淤泥等均已清理提取完畢,約60平方米的範圍內,僅剩下槨底板和東寢的主棺。


棺柩長3.7米,寬1.7米,平面呈長方形,南北方向放置。由於經歷過地震,主棺北面高約1米,南面只有0.3米。經檢測,棺木為樟木材質,樟木極耐腐蝕。
原定計畫
考古人員將首先對主棺上的帷帳頂板進行提取,從而判斷主棺的保存情況,為下一步清理提供條件。如果棺體損壞嚴重,打包難以實現,就要先清理部分棺內文物,縮小裝箱體積,減輕重量後,再運往低氧實驗室。
開棺後發現

考古人員合力將頂板南側撬開一條縫隙後,發現裡面藏有不少文物。江南君透過縫隙看到,有一塊大型的玉璧,還有不少金燦燦的馬蹄金、麟趾金等。


「初步看來,主棺內的遺存非常豐富,並且保存較好。這是我們盼望出現的情況。」專家組組長、中國秦漢考古學會會長信立祥說。
改變計畫
為了防止文物出土後遭到破壞,專家決定,放棄現場清理。
決定通過整體套箱打包運往1公裡外的低氧實驗室進行清理。
漲姿勢
地下文物在考古發掘前與封閉的埋藏環境形成了相對平衡體系,減緩甚至阻止了文物腐蝕和劣化,使得文物在歷經千百年後出土仍保留原有狀態。
但是,在文物出土後這種平衡狀態被打破,含氧量豐富的空氣致使文物迅速地被氧化。環境濕度變化致使文物表面水分不均衡蒸發而出現快速乾裂、變形。各類微生物迅速滋生對文物造成危害。此外,光線也會加速文物的氧化和分解。


(大量玉器和琥珀瑪瑙散落在一起)



棺柩重10噸以上

整體套取還需要多久?專家表示,如果工作進度快,也得3天以後才能整體打包。專家認為,如果整體套運,棺柩重量將達10噸以上,以現在的技術力量完全能夠克服。
發掘現場又出現了什麼「寶貝」?
大劉記印


一枚反映墓主身份的玉印也被清理髮掘出來。據專家介紹,這枚玉印出土於主棺前的隨葬品中,是一枚方形的龜鈕玉印,印文顯示「大劉記印」字樣。
該枚玉印長寬1.3厘米左右,約大拇指甲大小。專家初步判斷為和田玉,質量比較高。此外,專家認為,龜鈕印章等級相對高,一般貴族和王侯級別才能使用,普通人只能用橋鈕。不過,這枚玉印應該不是墓主人私印,因為私印可以直接看到墓主的名字,而從這個玉印的印文來看,顯然是一個家族或家族某一支對外所用的印。

專家表示,在主棺內,極有可能出土列侯的金印和多枚私印,屆時才能最終判斷墓主的身份。
金絲玉具劍


在昨日的清理中,主棺頂板上留有的金絲玉具劍也清晰可見。據專家組副組長張仲立介紹,目前大墓共出土了三把玉具劍,此前的兩把都是墓主生前佩戴所用,而這把金絲玉具劍應該是隨葬的禮器,因為古代招魂旛上也有兵器,下葬後兵器也隨著招魂旛一起放在棺蓋上,這是一種禮制。因此從工藝上來看,也顯得特別精美。

此外,在主棺附近,考古人員此前還發現了一枚「龍首」形狀的青銅器。龍在古代是帝王的像徵,這枚「龍首」的出土,能判斷墓主身份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表示,這枚龍首形的青銅器,只是主棺帷帳的一個掛鉤,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不用過多解讀。
金器



此前,南昌西漢大墓主槨室已出土了大量馬蹄金、麟趾金和金餅,其中兩盒金餅共187枚,馬蹄金和麟趾金共25枚。加上後來在主槨室盜洞旁發現的2枚金餅,目前西漢大墓發掘出的金器共有214枚,這一數量,也創下了我國漢墓考古金器出土之最。
而隨著下一步主棺的開啟,南昌西漢大墓出土的金器數量還將被改寫。
疑問
會出現傳說中的金縷玉衣嗎?


(考古現場)
此外,據專家介紹,從目前情況來看,主棺內出現金縷玉衣的可能性較小。「在現有的歷史資料中,只提到東漢列侯下葬時會使用玉衣,但沒有關於西漢列侯是否使用的記載,而且西漢列侯墓大多數被盜,沒有發現任何有玉衣的痕跡。」信立祥表示,只有西漢大司馬霍光是一個特例,由於他是三朝重臣,漢宣帝下旨特賜以皇帝禮葬,因此他的墓葬裡才有金縷玉衣。
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用玉片製成。其中,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而成,稱之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分別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記者了解到,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已發現玉衣逾20件,金縷玉衣僅5件。
信立祥認為,南昌西漢大墓是一個標準的列侯墓葬,因此無論能否發現有金縷玉衣,都能說明西漢時代列侯使用玉衣的情況,具有重大考古價值。讓我們期待到底能不能發現傳說中的金縷玉衣吧~
主棺大玉璧能否比肩魯國大玉璧?



(出土的蟲珀)
昨日,江南君在現場透過主棺頂板板縫隙看到,棺內還有一塊紋飾精美的玉璧,比此前在主槨室內出土的多枚玉璧要大許多。
據專家介紹,在漢代所有的隨葬玉器中,玉璧的作用顯得十分突出。從表像看,玉璧在漢墓中的作用一是作喪葬之用,二是作裝飾器用。
專家表示,玉璧的殮屍作用是從通天功能延伸而來,殮屍之殮在古時並非單純收殮裝裹之意,它還是導引通天的儀式,是飛升成仙的手段,因此許多漢墓的棺內都要放置玉璧,以達到永續飛天成仙之意。
據了解,1977年出土於魯國故城遺址的戰國時期玉璧,周徑32.8厘米,孔徑11.6厘米,器形較大,為國內發現的戰國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那麼,南昌西漢大墓主棺內的玉璧會比魯國大玉璧還大嗎,答案還有待主棺開啟後才能揭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