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最惡毒? 這些由來與禁忌你不可不知

▲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為傳統習俗。(圖/翻攝自flickr) 大 中 小 每年農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會吃粽子、綁艾草、觀賞或是參與龍舟比賽,因此又有五月節、粽子節、艾節、詩人節等別稱。不過,你知道為什麼會有端午節嗎?除了傳統習俗之外,是不是也有不可碰觸的禁忌呢?其實關於端午的由來有不少說法。相傳先秦時代將五月視為「毒月」,其中五月五日更是「惡日」,是級並與瘟神降臨、惡鬼出沒的日子,為驅邪避魔,人們會在這天掛上艾草、菖蒲,是驅除瘟疫的節日。另個說法則與屈原有關。春秋時代,來自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得知秦國國君欲以通婚之名行陷害楚王之實,極力反對,但楚王不聽信屈原諫言,反而相信其他大臣之讒言而將屈原流放邊境,屈原因無法報效國家、無志同道合之人,於五月五日投江自盡。人們趕往營救時,擔心屈原屍體遭魚群啃食,以竹葉包糯米的飯糰投江餵魚,而有了包粽子的習俗。後人深受屈原愛國精神感動,便在五月五日吃粽子、划龍舟來紀念他,演化為端午節。端午節其實也有諸多禁忌。人們認為,端午這天「水鬼」最兇,若不注意前往曾溺死人的地方游泳,很可能被抓交替,因此這天最好是「忌游泳」。而因端午為惡月惡日,相傳若在這天產子,各種毒氣、疾病、鬼怪都會侵襲嬰兒,對父母相當不利。也因人們相信端午這天充滿邪毒,必須嚴禁房事,讓女子歸寧父母避免災禍上身。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