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水高溫放置7天還能喝嗎? 消基會檢測告訴你
▲消基會針對市售包裝飲用水進行測試,發現在高溫的車內放置7天,鄰苯二甲酸酯類被檢出定量極限0.05 ppm,但是礙於食藥署並未訂定標準,因此無法判定結果是否合格。(圖/消基會提供) 大 中 小 消基會針對市售包裝飲用水進行測試,今(24)日公布檢測結果,發現在高溫的車內放置7天,鄰苯二甲酸酯類被檢出定量極限0.05 ppm,但是礙於食藥署並未訂定標準,因此無法判定結果是否合格,呼籲政府應參考國際標準,修改落差並通盤檢討一致性,以保護消費者安全。台灣夏季溫度屢創新高,若將塑膠瓶裝水長時間放置在高溫車廂內,飲用安全是否有疑慮?為了讓消費者了解在夏季高溫環境下,包裝飲用水放置數日後是否溶出塑化劑,消基會在雙北市地區大賣場及超商購買20件樣品,放置於28到50度環境車內7天,檢測結果發現,9項鄰苯二甲酸酯類都未檢出(定量極限0.05 ppm)。不過,消基會指出,由於食藥署《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衛生標準》尚未訂定DEHP的限量標準,因此參考美國環保署及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衛生標準分別訂定DEHP限量標準0.006及0.008 ppm,受限於食藥署方法的定量極限0.05 ppm偏高故,因此無法判定結果是否合格。在銻溶出調查部分,消基會表示,2016年文獻報導在75°C、pH值7及5天的條件下,12件樣品的Sb濃度介於1.1到18.5 ppb間,5件超出歐盟限值5ppb,1件超出環保署限值10 ppb。消基會認為,針對牽涉到共通性安全標準,像是飲用水中鉛,應參考國際標準,並通盤檢討其一致性,且應與時更新與國際標準接軌,如飲用水中DEHP限量,以保護消費者安全。消基會表示,政府應全面檢視牽涉到共通性安全標準的食品法規的一致性,勾稽、連結相關法令,以求法令周延性,讓業界有所依循,並檢討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的落差,與時更新為更具前瞻與保護力的相關規範,如修訂飲用水中銻(Sb)的最大容許濃度,訂定飲用水中DEHP限量標準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