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教育 大陸和國外高校走了多遠
創意教育,大陸和國外高校走了多遠? 大 中 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建一批「雙創」示範基地,鼓勵大企業和科研院所、高校設立專業化眾創空間』,足見創意教育的重要性。在當前國際化辦學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大陸高等教育要走創新發展之路,創意教育必不可少。根據青年公社報導,創意是創造意識或創新意識的簡稱,它是指對現實存在事物的理解和認知所衍生出的一種新的抽象思維和行為潛能。『創意』實際上就是頭腦中創造性的構想。有人把『創意』比做『點子』,或者『個性化教育』。創意教育的重點在於『求異』。
大陸高校需大力發展創意教育以往我們的創意教育意識較為淡薄,而印度高等教育重視創意教育,在美國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業中,印度裔高管數量遠超華裔。不少大公司的總裁是印度人,公司副總裁一級的印度人就更多了,大陸人卻屈指可數。據統計,目前硅谷大概有15%的創業公司都是由印度裔創辦的。創業公司或大或小,但體現了創新精神和創意能力。筆者去年8月13日觀摩了在南韓首爾大學舉辦的世界奧林匹克數學大賽(WMO)。本次大賽的安排是,上午筆試,下午從各種活動中綜合檢驗學生的能力,考查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結果表明,大陸學生在本次大賽中落後了,並且態度、情緒也存在一定問題,輸了之後一蹶不振。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創意教育與創意能力較弱的結果。加拿大、澳洲等選手儘管總體分數不高,但部分選手領袖欲強,點子迭出。
國外高校走在創新路上當前許多國家的高等教育在走創新之路,進行創意教育的探索。他們的創意教育主要體現在創新、創意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上。首先,設計創業教育新圖景。2013年秋季,《史丹佛大學2025計劃》在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的牽頭下正式啟動。該計劃最核心的一條是培養具有大格局和大視野的國際領導型人才,包括四項核心設計:一是開環大學(Open-loop university)。區別於傳統閉環大學,開環大學打破入學年齡限制,17歲前的天才少年,進入職場的中年以及退休後的老人都可以入學。二是自定節奏的教育(Paced Education)。計劃把四年級劃分改為調整、提升和啟動三階段,其中第一階段時長為6至18個月,第二階段為12至24個月,第三階段為12至18個月,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完成各階段的學習。三是『軸翻轉』(Axis Flip),將『先知識後能力』翻轉為『先能力後知識』,不再像傳統大學那樣按照知識來劃分不同院系,而是按照學生的不同能力進行劃分,重建院系,到2024年推出科學分析、定量推理、社會調查、道德推理、審美解讀、溝通有效性等10個建立在本科生能力之上的教學中心。四是有使命的學習(Purpose Learning)。學生不僅要了解自己的專業,更要深刻了解專業的使命。其次,新型大學問世。在創新、創意、創業教育發展驅動下,一些新型大學問世了。這些新型大學反映了高校創意教育發展的新趨勢。以密涅瓦大學為列,該校沒有校園、校舍,大樓裡宿舍、廚房、教室合一,學生的主要學習工具是一台電腦,並主要是在線式學習。該校與慕課三大平台不同的是,在線平台每節課少於19個人,並且高強度互動。課上不講授學科知識,而以訓練思維方式為主。此外,還有由谷歌公司與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產業家合辦的奇點大學,其定位是『培養解決未來全球性問題的創新、創業型技術領軍人物』。奇點大學不提供四年的系統學習,而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與課程專案。專案學習從幾天到十周,旨在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激勵並指導學生為全球變化做出努力。各專案以團隊為基礎,匯集行業領導者、企業家和技術專家,進行為期不等的學習,探討全球性問題的技術解決辦法。再其次,實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也強調創意教育。也有高校試圖通過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突出實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來促進創意教育的發展。加拿大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是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以能力培養為中心,以勝任崗位要求為基礎,其最大特點是學習課程圍繞著從事職業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技能來設置,教學計劃、教學管理、教學方法、步驟、內容和考核方式等都由此決定,從而使理論與實踐緊密融合。德國應用科技大學『企業主導型』實踐教學模式所培養出的學生強調通過必要的基礎理論教育和充分的職業訓練,成為某一領域中具有獨立從事職業活動能力的職業人才。為達到這種培養目標,其實踐教學模式的顯著特點是企業佔主導地位,一般將德國實踐教學的這種特色概括為『企業主導型』實踐教學。英國以資格證書為中心的實踐教學模式,是以能力為基礎的。英國的『國家職業資格』是一種以能力為基礎的資格認定,是一項『能力說明』,由主要職能、能力單元、能力要素以及操作上的具體要求和範圍等構成,強調『做中學』,以實際工作效果評定學習成效。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