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時光融入創作 台東縣執行臺東舊街文創聚落發展計畫

▲張金雲阿嬤今年已高齡73歲,而從事理髮工作多年的她,近日帶上專業的理髮工具,走進40及42號老屋裡。(圖/台東縣政府提供,2017. 05. 18.) 大 中 小 台東縣政府執行臺東舊街文創聚落發展計畫今年邁入第2年,第1年進行微改造打開了40、42號宿舍塵封已久的大門;今年降低了圍牆,打造了可食菜園及辦理更多與居民互動的工作坊…等,讓大家能一窺老屋的新面貌,同時也拉近了老屋與大家的距離。文化處藝文推廣科指出,住在附近的張金雲阿嬤,今年73歲,從事理髮工作多年,5月15日帶上專業的理髮工具,走進40及42號老屋裡,在竹桌上攤開來,阿嬤說:「這些工具跟著我已有30幾年了。」從剪刀、洗頭髮、剪頭髮的圍巾,還有男士修容的刮刀、電剪、吹風機等等,配備齊全,可見阿嬤的專業。阿嬤說:「自己年輕時在新竹學做剪髮技術,當時為了工作而來到臺東,最後在這片土地上結婚生子,成為道地的臺東人。」阿嬤仔細地為我們示範每一個工具如何拿、衣服如何穿,以及當年她為客人服務時的順序,很是有趣,阿嬤表示過去男女剪髮是分開的,不像現在的理髮店,男女生都可以服務。問阿嬤當年剪頭髮的價格,阿嬤笑著說:「五角。」看著我們一臉不解的神情,阿嬤說:「那時候五角,可是很多錢的。」阿嬤要回家前,還特別說:「我回家再找找有沒有漏什麼?有找到其他工具,再分享給你們喔。」因此,阿嬤只要有找到工具就立刻送來,也因此,我們多了修容的臺燈、不同時期的吹風機,謝謝可愛的張阿嬤。5月16日午後,駐村藝術家饒愛琴,特別將阿嬤的理髮工具依序地排開,一件件地拓印在染布上,如同作畫般,她要將阿嬤的人生時光融入創作中,成為駐村作品的一部分。
▲駐村藝術家饒愛琴,特別將阿嬤的理髮工具依序地排開,一件件地拓印在染布上,如同作畫般,她要將阿嬤的人生時光融入創作中,成為駐村作品的一部分。(圖/台東縣政府提供,2017. 05. 18.)
▲從剪刀、洗頭髮、剪頭髮的圍巾,還有男士修容的刮刀、電剪、吹風機等等,配備齊全,可見阿嬤的專業。(圖/台東縣政府提供,2017. 05. 18.)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