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大小事/罕病生想要一支筆咬著寫字 3D列印助圓夢
![]()
▲台北科技大學機械系副教授汪家昌帶領3D列印團隊與王宣翰。(圖/北科大提供) 大 中 小 「我想要一支筆,可以好好咬著寫字!」提筆寫字對於很多學子是再正常不過的動作,但對於花蓮高中一年級罕病學生王宣翰,卻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先天性疾病所致,王宣瀚只能趴在床上、用口咬著特製筆寫字;然而,這支用以陪伴著王宣翰的特殊用筆,卻即將面臨國外廠商停產的窘境。為此,台北科技大學機械系副教授汪家昌帶領3D列印團隊,在電腦前搶訂花蓮車票、扛著專業器材上火車、三次往返台北花蓮,為王宣翰客製化專屬的口咬筆和手肘輔具。
王宣翰患有「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手腳不斷萎縮,以電動輪椅代步,因手無法拿筆,只能靠嘴巴咬筆寫字,他所使用的筆是由日本引進的特殊口咬筆,無奈廠商已經停產,家中只剩一支,希望社會大眾可協助。王宣翰勤奮向學,從小到大名列前茅,國中在校成績三年都第一,他希望考取花蓮高中,目標台大法律系。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看到這則新聞,便委由專長3D列印醫材的台北科大機械系副教授汪家昌,幫助這位努力向學的罕病天使。
![]()
▲客製化專屬的口咬筆和手肘輔具。(圖/北科大提供)
汪家昌表示,他先自行設計一款口咬筆,第一次花蓮義診服務就帶著筆和全套3D掃描設備前往,結果醫師現場評估發現,王宣翰長期用口咬筆,造成牙床鬆動、咬合扭曲並有嚴重的脊椎側彎,因此接下來的任務除了優化口咬筆的設計,還要在口咬筆加上咬合器,矯正王宣翰的咬合,並製作合適的輔具。
三次的花蓮義診服務可說是超級任務,經歷王宣翰從花蓮新城國中畢業、考取第一志願花蓮高中,甚至還有兩次颱風攪局,所幸仍順利完成。為了讓筆可更好用、更耐用,汪家昌副教授製作的3D列印口咬筆,咬合物是醫療級材質、筆芯可從一般文具行購買替換,肘部輔具則保護王宣翰長期因臥趴寫字不斷磨擦破皮的手肘。由於研究團隊已建檔了王宣翰的齒模、肘部模型,未來隨時可3D列印製筆,不需擔心耗損。
王宣翰指出,他國小二年級開始就用嘴巴咬筆,但隨著寫的字越多,牙齦痠痛、嘴唇破皮是家常便飯,連帶影響食慾,不過當時並不知道是因為牙齦咬合不正,所引發的問題。手肘也曾經因為趴著寫字,不小心刺進異物,發炎化膿。 但使用了台北科大3D列印口咬筆2個月,雖然高中課業筆記繁重,回家還得再寫字達3小時,但因矯正了咬合,反倒下巴不再容易痠痛,字也寫得更好看、更順暢。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