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背百萬負債 反教盟抗議高教學店化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今於教育部外舉辦「高教變投機,創轉當博弈-拒絕『高教學店化』條例記者會」。(圖/記者吳宛縈攝,20161109) 大 中 小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今於教育部外舉辦「高教變投機,創轉當博弈-拒絕『高教學店化』條例記者會」,反教盟提出兩點訴求,呼籲教育部儘速「撤回現有尚未立法就偷跑的各校創新計畫」、「重新研擬《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條例草案》,增加落實教育公共化的條文」。少子化衝擊台灣大學招生率,教育部預計在本次會期內將《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條例》草案送進立法院審議,透過此法案,推動大學轉型、退場以及大學自主籌措財源。反教盟認為比起各大學野心勃勃地想要透過國際專班填補高教資源缺口,教育部應該立即課徵資本利得稅,全面的檢討台灣各大學生師比,才能真正落實教育公共化。反教盟表示,因應社會自然人口成長率降低的做法是落實教育公共化,教育部卻只想藉此機會鬆綁大學管制、推動高教市場化,《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條例》根本就只是一步『高教學店化條例』。反教盟續指出,台灣大學生一年求學平均負擔高達26萬、私立大學學生更超過30萬元以上,更有3成的大學生背負學生貸款,四年畢業後負債超過百萬,但進入職場後的起薪平均只有27K,薪資倒退十七年,已經沒什麼空間再讓青年貧窮化。反教盟也指出,10月22日台灣大學開辦「國際學士學位學程」,以獨立招生方式招收80名國際生、40名台灣學生,採全英語授課,一年學雜費為新台幣63萬元,預計明年開始招生。反教盟也痛批, 一年63萬只會讓教育更加商品化,有錢的人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品質,沒錢的人只能去讀快要退場的大學。今教育部技職司專門委員張䕒育出面接受學生陳情,表示目前各大學推出的試辦計畫,都是在現行法規下合法設置的;且高教創新轉型條例,已在今年六月被行政院退回,目前正重新檢視條文。張䕒育指出,初步把「創新」與「轉型」分開,轉型部分將站在維護學生、老師相關權益,並強化私校品質;至於創新部分,則不會另訂新條例,而是從現行法令檢視盤點及調整。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