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小事/行動支付戰國時代 軟硬體業者爭食商機
![]()
▲行動支付戰爭即將進入白熱化,使用者傾向目前難以得知。(圖/記者陳敬哲攝,2016.12.23) 大 中 小 蘋果官網已經公告ApplePay即將登台,同時宣告行動支付步入戰國時代,包含硬體商三星與SONY、軟體商LINE與橘子、電信商遠傳等,都已啟動相關服務,大致上付款方式可區分成信用卡與儲值,消費者選擇相當多元。智慧型手機流行前,兩大信用卡平台VISA與MasterCard都有推出感應刷卡,不須刷磁條或感應晶片就能付款,手機NFC功能取代相關技術,衍生出行動刷卡,當手機綁定信用卡開啟NFC,就能感應刷卡付款相當便利。SONY與台灣行動支付合作推出T wallet+,SONY強調2013年就同時採用NFC與HCE技,只要開啟手機與APP就能感應刷卡,三星則是NFC結合獨創MST(磁條感應),就算刷卡機只支援磁條,照樣能使用手機付款。不須限定手機,直接使用APP綁定信用卡也是一大主流,例如LINE PAY不須NFC感應,付款時開啟APP選定信用卡,畫面會顯示一般或二維條碼,讓店員掃描就能完成付款,同時也會有LINE POINT回饋。橘子支不須綁定信用卡,採用儲值扣款,註冊設定圖形密碼完成,就能藉由ATM轉帳或實體商店現金儲值,付款時打開APP選擇付款,再掃描店家二維條碼,就能直接扣款,沒有信用卡或想要控制預算相當適合。日前有意見認為,台灣行動支付發展緩慢,因社會不夠進步,但事實上行動支付在許多先進國家也非廣泛流行,美國、日本、韓國信用卡與現金仍是主流,原有消費模式已經相當方便,行動支付必要性不一定存在。大陸行動支付快速發展,很可能因結合生活多項不方便,例如超商無法繳帳單與提款、幅員廣大交通不易、對紙幣不信任等;反觀台灣既有服務就相當便利,超商功能相當齊全,信用卡與現金就非常足夠,絕非落後讓行動支付較晚起步。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