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走出人生死蔭幽谷 精準醫療現生機
▲黃允中醫師 大 中 小 因為愛,讓原本拒絕治療的他,化沮喪為動力而積極接受治療;也因為積極接受精準治療,腫瘤不到半年完全消失,嘉義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允中親眼見證這對「愛腸隨」的個案。黃允中表示,門診上遇過一名罹患大腸直腸癌的65歲農夫,因為沮喪而拒絕接受治療,膝下無子的他,看到妻子的眼淚以及不捨獨留妻子一人孤苦無依在人世間,轉念走出人生死蔭幽谷的他,願意接受治療,只是沒想到此時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變成晚期大腸直腸癌,所幸老農夫做基因配對檢測後,確認RAS基因沒有突變,立刻使用抑制表皮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治療20周後,腫瘤完全消失!「積極接受治療的念頭,再加上精準治療,讓這名老農夫成了幸運兒!」黃允中高興地說,因為轉移性大腸癌,能直接透過手術切除的比例相對早期大腸癌低很多,像老農夫一樣延遲就醫或太晚發現,治療起來相對比較棘手,所以需要用比較強效的藥物組合來治療才能延長存活期,只是前提要根據基因檢測配對結果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搭配化療。以大腸癌為例,早期可以手術切除,但在中期除了手術外,必須搭配術後輔助化療,如果是晚期或轉移的患者,雖然能直接手術的比例較低,但還是能透過化療或標靶藥物控制,提高手術機會,如此配合手術積極治療,以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為例,傳統化療副作用多,但是透過基因檢測配對找出適合的標靶藥物,不僅能減輕治療的副作用,又可以延長存活期。黃允中補充道,台灣每年新增4500例大腸癌患者,其中RAS基因沒有突變的比例約占五成,像這些患者使用抑制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平均存活期為三年。值得注意的是,癌細胞在生長的時候,基因改變是動態的連續變化,因此若基因檢測驗出沒有RAS基因突變,就應該盡速使用標靶藥物在第一線治療,可以有效延長存活期。不同的標靶藥物適合不同基因型的病人,因此黃允中都會建議病人在治療前先接受基因檢測,幫病人找出最有效的藥物,讓腫瘤縮小,接受手術的機會就會提高,畢竟藥物治療用的多不如用的準,當病人免疫力提高,再加上使用標靶治療,把握關鍵治療時機效果佳。黃允中強調,大部分大腸直腸癌症狀與其他良性的腸道疾病症狀相當類似,因此有時很難分辨,如果排便習慣改變、糞便中有血或黏液、糞便性質和形狀改變或是常有想上大號卻解不出來、大便解不乾淨的感覺等症狀,建議民眾最好到醫院篩檢,只要簡單做個糞便潛血檢查,如果結果是陽性時,進一步花半小時做大腸鏡,無論發現時屬於哪個期別,現在的醫療技術已非常進步,只要盡快接受治療,都有機會可以治癒,千萬不要放棄!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