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多人不怪 異國旅遊禮儀教戰守則
▲出國旅遊禮儀大不同,在出發前若能進一步了解,除了能讓自己玩得盡興外,也更能夠充分融入當地氛圍。。(圖/Skyscanner) 大 中 小 根據觀光局資料統計,近年來台灣民眾的出國總人數屢創新高,2016年台灣民眾出國總人次達1,458萬,台灣旅客出國觀光的風氣持續發燒。但當我們身處其他國家時,除了盡情享受旅遊帶來的樂趣外,不同的文化體驗其實也是旅遊迷人的地方,Skyscanner整理出幾個需要特別留意的出國禮儀,才可以玩得盡興,又不失禮。
食:
餐桌禮儀是出國較容易疏忽的部分,因為用餐時往往較為放鬆,加上嚐到異國美食的喜悅也容易讓人疏忽了該有的禮節。舉例來說,在日本與日本友人一同用餐時,若有提供公筷,請務必記得使用來幫朋友夾菜。另外,許多台灣人從小就被教導吃飯時要將碗端起,但若身處韓國,將碗置於桌上並用湯匙舀飯就口才是符合當地文化且有禮貌的吃飯方式。若是與日韓朋友一同小酌,可以禮貌性地先替朋友倒酒,這樣的小舉動會讓對方備感窩心。
若是在歐美地區遊玩,欲前往著名餐廳用餐,無論是否有電話預約,抵達時都建議先在門口稍待,等候服務生帶位入座。用餐時,儘量避免將餐盤或湯碗整個端起;中途若需短暫離席,告知後,將餐巾置於椅子上,表示只是暫時離開而非用餐完畢。若是在酒吧遇到有人攀談,除了注意安全外,也建議避免打探對方隱私或討論較為敏感的話題。此外,在歐美地區無論是吃飯、看電影或是喝酒等開銷,若有當地友人同行,花費通常都是「AA制」,也就是各自負擔各自的消費,熱情好客的台灣民眾建議還是盡量避免搶著買單。
衣:
出國逛街總會看到喜愛的服裝,但想試穿前記得禮貌地詢問店員,在日本通常會由店員替顧客拿取合適的尺寸,並引導至試衣間;而女性朋友在試穿時,也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妝,或是使用店家提供的臉套來避免自己的妝沾到衣物。而因應不同的國家、場合,也要適時調整自己的穿著打扮,像是前往廟宇、皇宮、高級餐廳等比較正式的場合時,可能就要避免穿著無袖、短褲及拖鞋,表現出應有的莊重。
若是在較為正式的聚會或社交場合,建議先了解是否有相關的服儀規定或主題,也就是所謂的「dress code」,因此若是行程中有安排晚宴或高級餐廳,出國時就建議將正式服裝一併帶上,視場合搭配適當的服裝及配件,雖然說大部分的場合並不會因此受到糾正或禁止,但與在場其他人格格不入的感覺總是會讓人有些許的不自在。
住:
許多民眾前往日本旅遊時會下榻溫泉旅館,但泡湯之前,請務必先沖洗身體後再進去泡,而小毛巾則可以用來擦乾身體。此外,日本大多為裸湯,不需要穿著泳衣泳褲即可入池。若是拜訪當地朋友,進門時建議主動將鞋子脫下並擺放整齊,而主人通常也會準備拖鞋供客人替換;而在韓國朋友家,若是與朋友的家人一同用餐時,記得禮讓長輩先行入座,並配合長輩調整用餐速度,這些小細節絕對能讓對方留下好印象,賓主盡歡。
在歐美地區入住飯店,有時候需要給服務人員小費,小費的金額則視情況而定,但應儘量避免使用硬幣。此外,除非是在度假村或是前往泳池、海灘等地方,否則都還是建議穿著整齊休閒的服裝,儘量避免穿著拖鞋閒逛。
行:
出國時,無論是走行程或拜訪朋友,都有些小地方必須留意。例如在日本搭乘計程車時,車門是自動開關的,因此就等待車門開啟後再上下車即可。若是在大眾交通工具上,除了保持輕聲細語外,若鼻子不舒服,建議先忍耐一下或是快速擤一下鼻子,並將使用過的衛生紙及手帕收好,儘量不要影響到其他人。
民眾若是前往歐洲旅遊,會發現有些車站是沒有驗票員的,因為他們相信乘客不會逃票,因此建議搭乘火車時,自發性地購票,若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禮貌地詢問當地的居民。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