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北京城市副中心發掘出漢代古城 千餘古墓縱貫

北京城市副中心發掘出漢代古城。 大 中 小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北京市文物局聯合舉辦,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護與考古新發現新聞發布會,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設以來文物保護與考古新發現總體情況進行介紹。數月以來,文物部門2000餘人參與考古,勘探總面積相當於142個足球場。發掘了1092座古墓、一座漢代古城,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千餘古墓縱貫戰國至清根據環球新聞報導,2016年2月26日至9月28日,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工程建設辦公室責成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對通州區潞城鎮的胡各莊村、後北營村、古城村等地區展開了考古調查、勘探與發掘工作。為確保副中心建設工程前期考古工作的順利進行,來自全國各地的9家具有考古團體領隊資質的單位,總人員達2000余人積極支援副中心建設,共同完成了101.3萬平方米的勘探任務,勘探面積相當于142個足球場大小,以及4萬平方公尺的發掘任務,共發掘戰國至清代墓葬1092座。其中在胡各莊村,共發掘了62座戰國晚期至西漢甕棺葬。文物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集中在一個區域內一次性的發掘,這個數量以前是很少見的。』此外還發掘漢代城址1座、漢唐窯址69座、灰坑8座、水井10眼、道路3條。出土各類陶器、瓷器、釉陶器、銅器、鐵器、鉛器、料器、皮革器等文物萬餘件(套)。對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墓葬、窯址、地層剖面共計60處遺跡進行整體遷移保護。考古發現的延綿連續的地層既有自然堆積也有人為堆積,還有地震形成的斷裂層,為了解通州地區2000年來自然環境的變遷、人地關係提供了證據。大量戰國至漢代墓葬形制多樣,為研究北京戰國晚期到漢代以來的考古學文化提供了珍貴資料。大量文物為探索北京東部地區漢代以來的社會文化面貌、經濟發展狀況、人口密度和分布、喪葬習俗等提供了証據。考古資料表明,副中心所在區域至少自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特別是東漢時期社會繁榮、人口眾多,是宜人宜居之地。釋疑1 路縣故城何以斷代為漢?發現甕棺葬鐵錛等漢代遺物本次考古工程中的另一大收獲,是在目前副中心行政辦公區西北方向的古城村,對漢代城址—路縣故城進行了進一步考古勘查。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7月至9月,文物部門對路縣故城進行了總範圍約50多萬平方公尺的考古勘查,共試掘探溝11條,並選擇重點部位抽樣進行考古勘探。經初步考古勘查,結合古城址的具體情況可將古城遺址分為城牆基址、城內遺存、護城河和城外遺存四部分。其中城牆基址保存較好,北牆基址長約606公尺,東牆基址長約589公尺,南牆基址長約575公尺,西牆基址長約555公尺,四面城牆基址基本可以閉合,城址平面近似方形,城總面積約35萬平方公尺;城內發現了一條南北向的明清時期的路面遺存和一條南北向的遼金時期路面遺存;南城牆牆基外側約11~13公尺處發現有護城河道遺存,河道走向與城牆基址走向基本平行,寬度約30~50公尺。何以將這座故城『斷代』為漢代?據介紹,在鑽探溝的包含物中,文物工作者發現了漢代的錢幣、陶片。另外,在城牆周邊的溝壁上,赫然掛著三個甕棺葬,這明顯可以看出是漢代遺物。另外,目前還發現了鐵錛等生產工具,都帶有漢代的時代特徵。據悉,路縣故城是目前所知通州區唯一的秦漢城址。它在北京作為早期大陸北方地區的政治中心、軍事中心和交通中心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交通、經濟、軍事意義。2 京津冀自古就協同發展?將打造『通州味』傳統文化圈考古資料還表明,副中心的考古發現與天津、河北等地的同類遺存極為相似。京東、津西、冀中地區,自古以來文化面貌上呈現一體性。這裡是中原農耕民族和草原遊牧民族不同民族間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區域,由此孕育了豐富多彩、極具特色的文化。考古發現豐富了副中心地區的文化內涵,提升了京、津、冀一體化的文化底蘊。市文物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于平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將依據北京『十三五發展規劃』和北京『三個文化帶』發展規劃,推進京東大運河、北京市文物收藏修復展示中心文化專案,打造『三廟一塔』為中心的『通州味』傳統文化圈,打造通州、張家灣、漷縣古城及漢城遺址公園等歷史文化景觀,建設以展示運河歷史文化和舉辦高端文物展覽、重大文化活動的副中心現代化博物館和一批歷史文化展覽參觀場所。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