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候不穩定因素 佳里牛蒡播種延遲且生長不佳
![]()
受不定期下雨影響,表層土壤變硬,用手指都無法下挖,幼嫩的牛蒡苗無法順利長出。 大 中 小 受到降雨及天候不穩定等因素影響,原本於10月間播種的牛蒡,不得不延至11月間才播種,又不定時的降雨使土壤變硬,牛蒡苗無法順利生長,損失不貲,農民無語問蒼天。台南市佳里區牛蒡產銷班長黃榮昌表示,期望老天爺憐惜他們,有個穩定的天氣狀況,不要再下雨了。曾獲選全國十大農家的佳里區牛蒡產銷班長黃榮昌,是國內出名的牛蒡達人,他說,民國82年間是牛蒡產銷出口至日本最興旺時期,該產銷班栽種牛蒡面積達1500公頃。但民國86年逢口蹄疫情,無法出口銷往日本,一夕之間,牛蒡價格跌到谷底,損失無法估計,產銷班栽種的面積逐年減少,目前僅剩約50公頃。黃榮昌表示,牛蒡正常的栽種期為每年的10月間,隔年的4月間收成。今年因面臨3個颱風及數次的強降雨,栽種期延至11月初才開始,預定明年4月中下旬採收。但人算不如天算,第一次栽種的牛蒡完全泡湯,只得再次下種。第二次下種又受不定期下雨影響,表層土壞變硬,幼嫩的牛蒡苗無法順利長出。他第二次已栽種的20公頃中,有約7公頃受害,只好選擇重新栽種。
![]()
已下種牛蒡種子,但都未見幼苗長出來。黃榮昌說,栽種牛蒡的成本,包括人工、整地、深耕、肥料、種子等,每分地约15000元,不穩定的氣候讓產銷班損失百餘萬元。如果老天爺保祐牛蒡順利生長,每公頃可收成25噸,目前每公斤的產地價格約40元,農民也有利可圖。但104年受乾旱影響,每公頃僅收成3噸,今年受颱風和強降雨之害完全泡湯。令黃榮昌憂心的是,今年延後下種的牛蒡,預定採收期為明年的4月中下旬至5月間,這段時間又是梅雨季節,一旦又受雨水影響,那今年所面的困境可能重演,農民將無語問蒼天,只好祈求老天爺憐惜了。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