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順便做做就好!?日本最乾淨機場的清潔指導員公開「三大秘訣」!年節掃除不用再焦慮症發作啦~

對自己而言,不做「吃重的家事」才是最重要的,減輕負擔,也能讓家裡永遠保持亮晶晶!   面對家事最痛苦的莫過於「很不想打掃啊!」的心情吧? 其實,在我開始從事清潔工作之前,也討厭打掃、討厭做家事。和父母一起生活時,甚至連一個碗盤都沒洗過。若只是抱着盡義務的心態去打掃,真的會很痛苦。但是,每個人都很清楚打掃過後的舒適感吧!每天的打掃究竟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輕鬆地進行下一步呢?我認為這才是重點所在。   因此,請儘量不要抱着「刻意打掃」的心態。 以我的情況來看,平常因為工作關係,很難找到完整的時間,所以通常是迅速地打掃一下覺得髒亂的地方或看得到的位置。例如,送老公出門上班前,順便拿條沾濕的毛巾,快速擦拭走廊、扶手等家人會經過的地方、摸到的東西,最後擦拭玄關門的把手。之後,刷牙時順便擦洗臉台前的鏡子、上廁所後順便擦一下地板。 即使只有30秒,每天累積這種「順便打掃」,就算再忙、再累,也能維持居家的舒適感。硬是勉強自己每天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就連身為清潔專家的我也做不到。而且重點不在於「刻意打掃」,唯有「順便打掃」才是家庭打掃的基本。 打掃時重點放在「順着動線」、清潔「視線偏下方的場所」。所謂動線,就是人經常經過的地方,這些區域很容易累積灰塵或毛髮等髒污。每天只要打掃這裏,污垢的堆積程度就會不一樣。 之所以會說只要留意視線偏下方的場所即可,是因為平常手腳最常觸碰到這些地方,手上的污垢和皮脂等髒污很容易沾上去。只要針對自己擔心的地方,每天稍微擦一下,污垢幾乎不會生根。 另外,讓打掃不會造成負擔的訣竅之一,是把打掃工具放在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擅於打掃的人,多半因為把吸塵器拆開後收納進儲藏櫃的裏面,因此當要打掃時,事前準備會很麻煩,久而久之就討厭打掃了。我總是讓吸塵器以組裝好的狀態,收納在客廳的角落,讓它隨時待命。只要發現有灰塵,就能馬上使用。如果有訪客時,讓它杵在那裡見客也不妥,因此在置物櫃裡會先預留空間,一有狀況就能馬上收好。 我也會在移動中的汽車或巴士等大眾交通內有效活用「順便」的技巧。閒得無聊時,拿出擦拭布擦一擦化妝包裡的小鏡子、用面紙擦拭口紅等,要不然就是把智慧型手機的螢幕擦得亮晶晶。   (「順便打掃」才是居家清潔的王道。圖片來源:Pixabay)   當身邊的物品維持清潔狀態,內心也會跟着變清爽,心情就會冷靜下來。 一般而言,家庭要注意的打掃重點是「灰塵」、「濕氣」和「臭味」,平常打掃時只要留意這些就可以了。 首先,每天最容易引起髒污的就是「灰塵」,從衣物、棉被等布料掉出的纖維散播到空氣中後,自然會堆積在較低位置的地方。如果插座上堆積了灰塵,也有導致火災等意外的危險。因此,像是電視機後面的電線集中區,雖是平常不太會注意到的地方,仍然要勤於清除沾在上面的灰塵。 接着,就是孳生細菌或黴菌原因的「濕氣」。當室內持續高濕度的狀態而結露時,對房子會造成傷害,而且如果和灰塵結合在一起,就會進化成甩不掉的污垢,變得很難清除。 至於「臭味」,正因為看不見所以很麻煩。在密閉的空間裡,臭味無法散去,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空氣保持流通。天氣好時記得開窗,讓外面的空氣進到室內。窗戶不要只開一個,打開屋子裡兩邊的門窗,製造空氣流通的走道,就能改善通風狀況。 居家內外也儘量減少緊閉的空間。以我家裡的情況來說,廁所除了使用時會關上外,總會讓門開個縫,各房間門和櫥櫃的門也會儘量在外出前全部打開。     本文節錄自廣廈出版《世界第一名清潔婦教你一條毛巾掃除術:打掃「順便」做就好!最適合家庭的驅塵術!》 【更多內容請上台灣廣廈粉絲專頁;本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