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蘭丹原住民事件之樹桐與雨季

年尾的雨季來臨,這一季的雨量會有多大? 河流的水量會增高多大? 身高近6尺的我覺得,這樣的高度已經是很夠力的了,卻原住民告訴我:24尺不是問題。手勢一變,擺著高低手的原住民換成了抱球式,繼續說:那樹桐能有這麼大,而高漲的河中堆滿了這樣大的樹桐。我看著那圓球手勢,至少4尺以上,我不太相信還能找到6尺直徑或以上的樹桐,在25年前板廠的老朋友告訴我,那只是以前發生過的。原住民在竹蓆上划著一條條的線條,說:上游那河堆滿了這些樹桐,河水高漲時就是運送的好時機,然後在樹桐轉運站的河邊把它們拉上岸,等待羅里運載出去。 我們偷進了其中一個轉運站,照片中只是一個小角落而已。而這樣的轉運站,非常多個,容易進入的反而看不到"漂亮"的樹桐,也許早就運走了,而在原住民區里所運出來的樹桐到底有多大?有圖有真相吧!基本上的了解,載得越少的才是更值錢的,因為這些樹桐更大更重。 但超載並不是不常見的現相。然而,大量樹桐的出現,是否是非法砍伐而得到的? 尤其是在原住民習俗地及森林保護區內? 這才是我們想要更深入了解的。近年來一進入雨季就看到土崩,又是否與非法伐木有關?據說政府方面,對每棵樹桐徵收1000塊錢的稅務,卻只對沒有1對1重新栽種樹木的商人只採取罰款200塊錢的措施,相對地與樹桐本身的價值又是否平衡?而大量堆集樹桐的河流在樹桐被提上岸後又是否會引發洪流?這些數據我們相信政府當局,尤其是森林局肯定有,但又有多少數據被公布了?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