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映真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舉行 兩岸同胞深切緬懷
陳映真遺體告別現場。 大 中 小 『一九五零年,我一個人蹲在崁頂上一座廢棄的磚窯旁邊,看著早上九、十點鐘的太陽,透過十月的鶯鎮晴朗的天光,照在崁子下一片橙黃色的稻田……』,台灣著名作家陳映真先生遺體告別儀式12月1日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大禮堂裡沒有哀樂低回,而是陳映真朗讀自己80年代作品《鈴鐺花》的聲音在空中回蕩。根據台灣網報導,陳映真是忠誠的愛國主義者,台灣同胞的傑出代表,著名文學家,台灣愛國統一陣營的傑出領袖和理論家,中國統一聯盟創盟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他於2016年11月22日14時39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陳映真先生1937年11月6日出生於台灣苗栗縣竹南鎮。受時代影響,青少年時就接觸進步思想,逐步樹立了追求進步、追求統一的人生理想,大學時代開始文學創作,做過中學教員、藥廠職工。1968年,因從事反抗獨裁專制的進步活動,被台灣當局判處十年徒刑。在獄中,與遭受政治迫害的難友們一起,對監獄當局和獄中的『台獨』勢力堅決鬥爭。1975年獲釋後,一面創作大量文學作品,撰寫大量思想理論文章,以筆為旗感召人們追求進步,繼承並發揚了台灣鄉土文學的光榮傳統;一面投身愛國統一運動,身體力行帶領人們推動統一,成為台灣愛國統一陣營的重要領袖。1996年受聘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1998年受聘為人民大學客座教授,2006年定居大陸首都北京。陳映真先生是海峽兩岸最具影響力的台灣著名鄉土文學作家。他創作了《我的弟弟康雄》、《將軍族》、《唐倩的喜劇》、《忠孝公園》等中、短篇小說以及為數眾多的散文等,頌揚台灣同胞光榮的愛國愛鄉傳統,批判帝國主義的侵略與壓迫,反對獨裁專制,揭露『台獨』的荒謬與危害,喚醒、感召著許多台灣同胞走上追求祖國統一的道路。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表示,他本人是研究台灣歷史的,1990年前後,陳映真先生瞭解到他在做台灣歷史的研究,便透過各種管道認識了他,並鼓勵自己要對台灣歷史的真相進行還原,堅決反對歪曲兩岸歷史的行為,讓他非常的感動。在他看來,陳映真先生不僅僅是一個作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是那個時代的典範,也是這個時代的見證者,雖然遭受過國民黨的迫害,但是陳映真卻仍然心繫祖國的統一、兩岸的和平發展,這種精神值得我們這代人發揚光大。陳映真先生是台灣愛國統一運動的重要領袖,他長期堅守寶島文化陣地,參與《文季》、《夏潮》等愛國進步雜誌的編輯,創辦《人間》雜誌、《人間》出版社,出版《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宣傳祖國統一,反對兩岸分離,關懷在台灣白色恐怖中受害的弱勢群體,積極參與台灣鄉土文學論戰,旗幟鮮明地同『台獨』勢力堅決鬥爭。1988年,參與創建中國統一聯盟並出任主席。1990年2月率中國統一聯盟訪問團來京,受到江澤民同志的親切接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說,陳映真先生是忠誠的愛國主義者,台灣同胞的傑出代表,著名文學家,台灣愛國統一陣營的傑出領袖和理論家。他矢志不渝追求國家統一,創作了大量優秀文學作品和文藝評論,頌揚台灣同胞的愛國愛鄉傳統,揭露『台獨』的荒謬與危害,呼籲台灣同胞投身祖國統一的偉大事業。他的崇高信念和光輝人格將激勵兩岸同胞繼續前進。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