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平權/我的孩子是同志 父母該學的3件事

▲挺同志婚人士舉「蔡總統,說好的婚姻平權呢?」標語,質疑蔡英文又有一個髮夾彎。(圖/記者彭媁琳攝,2016.11.28) 大 中 小 我的兒子、女兒是同志,下一步該怎麼做?面對孩子突然「出櫃」了,不少父母除了第一反應的震驚之外,常常不知所措,專家表示,身為「同志父母」承受的壓力也不小,如何調適自己,坦然與孩子重新建立起好的互動關係,其實可從:正確認識同志、心理諮商排解情緒,以及加入支持團體等三個步驟下手。「我們是全台灣最衰的家庭!」、「為什麼只有我的孩子是這樣…」、「男同志一定會得愛滋」,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秘書長彭治鏐過去輔導就看過太多父母因為沒有準備,或沒意識到孩子是同志,第一時間避免不了親子間的摩擦、衝突和口角。孩子「出櫃」了,卻換成父母「入櫃」去,彭治鏐說,除了擔心孩子受歧視,孤老終生,部分家長甚至會退縮,自責沒有教育好孩子,變得不願意面對親戚朋友、鄰居,不去討論這件事。萬芳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潘建志,門診時更碰過不少無法接受事實的父母,硬拉著孩子來就醫,開口就要「矯正」孩子,直喊丟臉、對不起祖先,怕左鄰右舍非議,讓他反倒得先回過頭來教育這些父母親,你有辦法強迫異性戀去喜歡同性嗎?同志不是異常、也非疾病。潘建志說,臨床觀察,媽媽往往比爸爸較可以接受孩子是同志,一般家長面對孩子出櫃,常出現生氣、拒絕承認再到冷戰的三個階段,但他提醒,倘若親子間無法彼此接納,對父母或是孩子都可能埋下情緒問題,提高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可能需接受家族治療,學習如何適應。孩子若要出櫃也別太心急,專家提醒,認知自己的性傾向都需要一段漫長的歷程,又怎能期待父母一下子就接受。建議給父母更多的時間,從一開始旁敲側擊,聊聊心裡話、感情觀開始,或拉與自己年齡較相近、易接受的兄弟姊妹充當緩衝。彭治鏐強調,父母可透過3步驟來調適,首先就是正確去認識同志這一件事,別再受困於社會汙名或刻板印象,其次,可尋求心理諮商師或信任的知心好友傾訴,排解情緒,最後還可以透過認識其他的同志父母、加入相關支持團體來加速走過面對孩子是同志的這一段過程。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