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密/揭露宮廷風尚 奢靡慈禧的專用瓷器

慈禧太后的專用瓷器展覽。 大 中 小 慈禧太后那拉氏(1835—1908年),滿洲鑲藍旗人,清朝咸豐帝之妃,祖居葉赫(今吉林省四平附近),故稱葉赫那拉氏。慈禧為同治、光緒兩朝的實際掌權者,統制中國達48年之久,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之一。作為統治者,慈禧朝綱獨攬、擅權專政。作為女人,她嗜京戲、好攝影、擅長書法繪畫,其宮廷生活奢靡繁冗,頗具色彩。根據台灣網報導,在其統治期間,為迎合她一人之享受,景德鎮御窯廠依照內府新頒官樣燒造了一些慈禧太后專用的品種,不僅質地精美,而且花樣頻出,體現出較高的工藝水平。這些濃艷華麗的瓷器,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宮廷風尚,也展現了慈禧個人的審美追求和取向。【同治大婚用瓷】清代12位帝王中,真正衝齡登基、以帝王身份舉行過大婚慶典的,僅順治、康熙、同治、光緒4位皇帝。同治皇帝的婚禮,在慈禧太后的直接過問操持下,表現得尤其奢華。為籌辦同治皇帝大婚慶典,這批以食具和日用器物為主的大婚用瓷,燒造歷時4年之久,品類繁多,數量巨大。因為是大婚用瓷,整批瓷器的風格特點突出了『喜慶』主題。
黃地粉彩紅蝠紋盅。清同治,高6.5,口8.2,足3.8公分。盅敞口,深弧腹,圈足。內壁及足底施白釉,外施明黃色釉。外壁以沒骨法繪礬紅彩蝙蝠數只,紅蝠與『洪福』同音,突出喜慶祝福之意。口沿及圈足邊以金彩裝飾,外底中心署紅彩楷體『同治年制』四字雙行款。此盅屬於同治十一年(1872年)皇帝大婚用瓷。景德鎮御窯廠從同治七年開始受命燒造皇帝大婚用瓷,以成套的日用器為主,器類有碗、杯、盤、碟、盅、渣斗、盒、匙等,釉色以黃地、紅地最多,常以粉彩裝飾。為迎合婚慶主題,其配色艷麗,氣氛熱烈,畫工精細,紋飾多採用具有吉祥寓意的花鳥和文字組合,如梅、蘭、蝙蝠、喜鵲、『雙喜』、『萬壽無疆』等。大婚用瓷樣式是由宮廷畫師按統治者的喜歡和要求繪製,據記載共有23種。
黃地粉彩蝴蝶紋渣斗。清同治,高8.3,口8.4,足6公分。渣斗又稱唾壺、唾盂,在宴飲中用於承放食物殘渣。此渣斗侈口,束頸,圓腹,圈足。內壁及足底施白釉,外施明黃色釉。外壁滿繪粉彩蝴蝶紋,姿態或正或側,形象優美生動。圖案先以墨彩勾勒輪廓,再填彩料,最後以金彩描繪細部,設色艷麗而不雜亂。口沿、頸部及圈足邊沿以描金弦紋裝飾,外底中心署紅彩楷體 『同治年制』四字雙行款。蝴蝶是中國古代瓷器中常見的裝飾紋樣,它和貓組成圖案,取其諧音『耄耋』(『耄』為七十歲,『耋』為八十歲),有祝福長壽的寓意。到晚清,蝴蝶紋在瓷器上應用更加廣泛,逐漸成為主體紋飾,許多器物通體以蝴蝶裝飾,構圖巧妙,頗具新意。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