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米勒的《拾穗》 勾起童年的回憶
▲法國奧塞美術館慶祝建館30周年所舉辦的海外巡迴展,正在台北故宮展出。(圖/時藝多媒體提供) 大 中 小 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展覽的《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周年大展》,展期至2017年7月24日。不僅由法國奧塞美術館館藏當中、精心挑選多幅經典名作來台,其中包括藝術大師梵谷、莫內、米勒、雷諾、塞尚、高更、竇加、秀拉與德拉克洛瓦等人,共69幅真跡殿堂級名作,藝術總值超過四億歐元作品(約150億台幣),全部蒞臨台灣!其中最吸睛的作品,包括梵谷的《午睡》、米勒的《拾穗》、雷諾瓦《彈鋼琴的少女》,這些經典中的經典,皆是本次特展中不能錯過的珍品。商業周刊執行長王文靜談到此次觀展心得特別提到米勒的《拾穗》:「 米勒的畫筆,繪出古歐洲農村與台灣相同的撿拾傳統,農人採收後的遺落麥穗會留給窮人撿拾。米勒的畫筆從三位貧婦切入,卑微的剩餘麥穗撿拾,對比遠處馬車上成捆麥子的豐收,這是大地貧民無比的生命力。」讓她心裡浮出一個畫面,這是童年海邊生活的記憶,漁村裡拾魩仔魚的畫面,與拾穗有雷同之處,都是為了生活,找一些貼補家用,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平原就吃米或麥,窮則變變則通,想盡辦法克服困境,這其中隱藏著多少天地間的哲理,感恩、惜福、友愛、希望、挫折、積極以及對生命的熱愛。69幅真跡名作,每一幅畫都是一個精彩世界,畫家的筆與作家的筆一樣,能感動多少人,產生多深的共鳴,決定作品的價值。如果能夠透過行家導引說明會更深入認識與體會,尤其是人生歷練過苦難折磨印象會更深刻。王文靜說:適當的入門引導,有其需要。另一方面,現在的人太匆忙了,匆忙的在趕路,看似掙得許多,實則失去更多。她很認同「奧塞美術館──必看的100幅畫」推薦者、夏姿總監王陳彩霞所述,現代人心太浮,無法忠實於一件事:「以前的藝術家即使是簡單的主題,都能表達出一種『境』。」這也讓筆者勾起童年的回憶,小時候家住農村,每年都種有兩季至三季的農作物,稻米和花生米,往往在收成時有「拾稻、拾花生米」的村民,就像米勒的《拾穗》,依稀記得先祖度量大,往往都留下2-3行列不收割,免費讓鄉親們分配採收,但必須要幫我家的忙一起收割,鄉親們都很樂意幫忙收割,因為他們不用爭先恐後的撿拾,而得到更多的收穫,所以每當我家收割時節都有很多志工一起來幫忙,賓主盡歡,在鄉里也得到了善人的美名,回想起這段美好的童年往事,內心感受到一股暖流…此刻讓人想起一位睿智的果農,因為他的愛心不忍心自然界的野生動物(鳥類為大宗)沒果子吃,所以都留一些不採收供奉野生動物,因禍得福,隔年他的果園長出最棒的果實,因為自然界一物克一物,他留下的果實讓鳥吃,鳥回報了在樹上的菌類也被鳥吃光了,所以別人長不出果實的那一年,他反而是大豐收,看似傻瓜其實上蒼已回報在他的慈悲身上,所以要尊重萬物生靈都有其價值,善心善念作出善事來,我們的社會就會祥和。●作者:張清塗/高雄市/退休人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來稿或參與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email protected]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