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留不住的歲月,忘不掉的故事
每一段留不住的歲月,都有一個忘不掉的故事。難忘曾經,難忘我們一起的那些歲月,再也回不去,卻是最美的時光。那時候,街上除了公交車,幾乎沒有機動車,大家都是騎自行車上班。
28自行車是那時候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二八"指的是輪子的直徑為28英寸,以前爸爸送孩子上學就騎它。前面大樑上坐一個,後座上再坐一個,那時老爸的肩膀寬厚溫暖,坐在上面是滿滿的幸福。
公路上也有賣票的小公交,但是並不多,需要用這種公交車月票,只有上車亮一亮月票,才可以進去。
那時候,桑塔納轎車是土豪的配置,紅旗牌轎車是神級土豪的配置。
那時候的火車是綠皮車,嘈雜擁擠的火車站,車廂裡列車員來回穿梭賣著盒飯。每個站台,印象裡販賣最多的好像是雞腿。
那時候買飛機票,得有介紹信,沒有介紹信,有錢也買不到機票。七八十年代坐飛機的人大多都是政府官員因公出差,百姓出行不會選擇乘坐飛機,那時候,一個月才掙三四十塊錢,而一張機票四五十塊錢,坐飛機還是很奢侈的。
在沒有計算器的年代,爸爸經常把算盤打得啪啪響,看著爸爸手裡翻飛的算盤珠子,感覺特別厲害。
媽媽沒事就會坐在縫紉機前,做起針線活,這意味著又有新衣服了!即使只是拿舊衣服縫縫補補,就已經很滿足。
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這種印花的老床單,雖然現在看起來有點俗氣。 一到天氣晴朗的日子,兩棵樹上系根繩,就開始曬被子。 那時候集市都特別簡陋,沒有固定的房子,都是挑著擔子擺攤,小販從不缺斤短兩。
80年代,愛美的女人甩掉了長辮子,開始流行燙髮,頂著大波浪捲兒走在大街上,特潮。
那時候沒那麼多水乳、眉筆、口紅,一盒雪花膏,就是女人全部的化妝品。
那時候的夏天,沒有空調,家家戶戶都搬著涼蓆和竹床,在馬路上、街道上打地舖,想要好位置都要搶呢。
老人們擔心孫子孫女被蚊子咬,就撐上這款最經典的蚊帳,所有蚊子都飛不進來,還會守候在一遍,蒲扇輕輕地拍著、拍著。
那時候家裡沒有洗衣機,媽媽們洗衣服都用搓衣板,這些東西放在今天都成了老古董啦。
那時候家家戶戶好像都有這種大衣櫃,存放著我們溫暖安定的小日子。
洋黃曆,以前就指著這個看節日,過一天撕一頁紙,一本撕完一年就完了。
那時候10元錢就能養活一家人,蔬菜水果才幾毛錢一斤。
單位食堂吃飯都是人手一個海碗,洋瓷缸就去了,大鍋飯、長條凳,大家坐在一排,有說有笑。
1983年上海最高級國際飯店的一桌酒席,茅台酒8塊錢,飲料是桔子水,算是那個年代流行的飲料。
那時候,可樂剛剛進入中國,逐漸在全國風靡開來。
那時候家裡沒有冰箱,賣冰棒的叔叔每次吆喝著經過,不管我們在玩什麼都會立馬跑過去。
大夥兒把整個車子團團圍住,兩眼直勾勾地盯著寫著“冰棒”的箱子,箱子不大,花樣卻很多,每一種都足以讓我們流口水。
偶爾奢侈一下喝健力寶,瞬間變身“土豪”,引來所有小伙伴羨慕的目光。
那時候我們的零食少的可憐,能有個棉花糖、雪人冰棍,都可以高興老半天了!
那時候燒飯還是用灶台,飯粒黏在鍋底,香香脆脆就成了鍋巴,鍋巴可是相當管飽的,沒有牙的小鬼頭只有看的份。
以前家裡有老人,過年做小輩的來拜年,都是四大件,果子糕點、幾瓶酒、罐頭和糖。
1980年代初,淮海路上的西餐館收銀台,整個裝飾讓人無法聯想到西餐,主要菜餚基本都不超過一塊錢,冰淇淋咖啡只有五角錢。
那時候的孩子,沒有那麼多的作業,書包也沒那麼重,文具盒都是鐵的,上面還有乘法口訣表。 那時候沒有補習班,小朋友們放學回家,在門口放個板凳,寫完作業就可以看電視,看老版西遊記、海爾兄弟、黑貓警長、小糊塗神等。
那時候考試卷子都是老師自己刻字印刷的,考完試後考生手肘都被油墨蹭黑了。
那時候的人們對知識和學問充滿了敬仰,圖書館裡總是坐滿了人,大家都在認真地看書做筆記。 老師經常佈置寫字作業,偷懶的孩子會用好幾隻筆綁在一起,刷刷幾行寫完了!
上了初中、高中、大學,宿舍都是破舊而擁擠的,但是大家感情特別好,不像現在都是各玩各的手機或電腦。
那時的上海,雖然沒有高科技的娛樂,一台電視就能夠湊足幾家人過來,一起聊家長里短,一起津津有味的看節目。
那時候電視節目也很貧乏,而且晚上10點就沒有電視節目了。有時候很多電視台還會出現這個畫面,讓你心裡癢癢的,盼著電視台快點恢復播放。
(跳房子)還在那時候小孩子的課業生活非常豐富,一群小伙伴來家裡找你,一起在院子裡玩跳房子、彈彈珠、跳皮筋、捉迷藏...
(彈彈珠)
(跳皮筋)
(鬥雞)
(罩麻雀)
(打元寶)
(玩泥巴)
(投沙包)
(打乒乓球)
30年前的人民廣場,“外教”是個新生事物,他們與戴著紅領巾的學生們一起溜冰,現在,他們身後的看台早已拆除,建起了上海大劇院。
那時候流行音樂開始在大街小巷唱響,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愛的歌手,會收藏很多他的磁帶,在悠閒的午後用錄音機放著聽。
那時候夏天的晚上,大家都集中在小廣場上乘涼,大人們聊天,小孩子們就發了瘋似的玩兒,直到廣場上放電影,人們才會安安靜靜地坐著不動。
那時候男女談朋友可比現在嚴肅的多,約會是提前一周定好時間,包接包送,接走之前要得到女方家長同意,還要順手帶點小禮物,不必貴重,但要好看,而且午夜十二點前,必將女孩送回家。
那時候約會也沒有太多地方去,簡易的圓飯桌、小方凳、日光燈管、雙喇叭錄音機、嘈雜的人聲……這樣的“咖啡廳”還是特別適合一段天長地久的開始。
或者在公園裡慢悠悠地呆上一下午,風景與你,俱好。
那時候沒有微信、QQ等社交軟件,男女之前溝通感情的方式,就是白紙黑字的情書,手寫的一字一句,認真而篤定。
那時候結婚還沒有“房子、票子、車子”這麼一說,女方最看重的還是小伙子的人品行不行。那時候的姑娘,更願意跟心愛的人一起吃苦,一起過熨熨帖帖的小日子。
那時候結婚,沒有錄像,沒有司儀,沒有彩排,甚至只有一身紅衣服,連婚紗都沒有,更別提豪車接送了,有的只是新娘新郎臉上幸福質樸的笑容。
那時候參加結婚宴席一定會看到這樣的搪瓷臉盆,顏色大多是紅色,還會印著紅色的喜字,是親朋好友們祝福兩口子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30年光陰匆匆而過,正如席慕蓉所說的“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致那些最美的時光!致那些永遠回不去的曾經!授權來源:老連環畫 ID:laolhh
原文標題:老照片|留不住的歲月,忘不掉的故事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