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腦動】一顆原子可存1位元 IBM驚呆科技界

精於電子資料儲存技術的IBM又有重大突破,成功用單一原子儲存資料!即使分割磁石,每塊更小的磁石依然會有自己的磁場,但磁石的體積越小,其磁場就會越不穩定,磁極會不斷隨機翻轉。IBM研發團隊於周三(8日)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了最新的研究,他們成功製造出兩組只有一個原子大小的穩定磁石來儲存數據:一個原子可以儲存1位元(bit),兩個就有2位元。一位研究共同作者、瑞士聯邦科技研究所(EPFL)物理學家稱,若此技術能實際應用,將能提升硬碟儲存密度1000倍。研究團隊使用的原子是鈥(holmium),鈥以其磁性著稱,但磁極難以控制。IBM團隊使用自家在1986年發明、得過諾貝爾物理獎的掃描式穿隧電子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先將鈥原子以一奈米的間距置於氧化鎂表面,穩定其磁極,再用特殊探針發出電流改變原子的磁極方向,讓原子的磁極代表0和1。讀取數據的方法,則是測量經過每個原子的磁流,看哪個磁極朝上。過去的研究中,要組成可單獨定址的雙穩態磁性位元最少也要3至12個原子,IBM不但減少到只需一個原子,實驗中原子的磁極也能維持穩定數小時。荷蘭台夫特理工大學物理學家奧特(Sander Otte)大讚「這是個劃時代的成就」,「終於能無庸置疑的證明單一原子也能磁力穩定。」以目前的硬碟來說,儲存1位元的資料需要約10萬個原子,一個錢幣大小的儲存裝置或許可以儲存你電腦裡全部的音樂檔案。倘若使用IBM這項技術,1個原子就能儲存1位元,同樣的體積就能塞得下整個蘋果iTunes資料庫、2600萬首歌,巴掌大的儲存裝置更可能容納今日臉書(Facebook)整個資料庫。雖然這項研究令人對資料儲存的未來充滿無限幻想,但可別高興得太早,因為若想把這套方法商業化,難度非常之高。IBM團隊是在使用液態氦冷卻到零下270度、極接近真空的實驗室環境下才成功,鈥金屬也很稀有。另外,商用硬碟的壽命至少需要達到數月、數年,但目前IBM的研究只讓原子磁極穩定了數小時。不過奧特認為,這項研究已經證明單一原子能作為記憶體使用,未來能繼續研究有沒有其他原子、分子能夠用來儲存數據,打造「奈米硬碟」,將來也可能用原子在裝置內移動資訊,這會讓電腦的能源效率更高。(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本文由《蘋果日報》授權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