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生活圈」誘縣市浮濫開路 立委籲前期就公開參與
![]()
本內容由環境資訊中心提供「造橋鋪路」到現在卻不一定是善舉,反而可能因為浮濫開路,衝擊環境生態與居民權益。每四年600億的「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原本為了改善地方交通,近年卻一再惹議。7日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舉辦公聽會,要求「事前參與、事後救濟」來修訂來改善生活圈交通計畫的程序。「首長、樁腳對解決方案的想像有限。」淡江大學運管系教授張勝雄直指問題所在。表示當一個地區交通出現問題,除了直覺想到的開路、拓寬之外,還可以從替代道路、管理車輛進入、管理停車、號誌的規劃與改善等方法下手。但卻因為缺乏資訊公開、民眾參與,而讓現今地方上交通改良方案往往偏離在地需求也缺乏嚴謹專業的評估,當然爭議不斷...(賴品瑀/台北訊) 本文由《蘋果日報》授權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