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研究/大學生實習狀況調查:有的是打雜 身份成困難

大學生實習狀況調查。 大 中 小 每逢「五一」勞動節,勞動者權益保護都是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然而,有這樣一個特殊人群,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在校學習,但在課餘到公司企業實習,成為一名實習大學生。他們有的領取實習單位的報酬,有的甚至一周實習五六天。他們有著怎樣的權益?他們的權益是否有相關制度安排保護?《法制日報》記者就此展開調查。根據新華網報導,身著黑色正裝坐在辦公桌前,用眼睛掃視著左手中的幾頁英文文件,右手拿著一支簽字筆在一張紙上寫著中文。在北京市朝陽區一座高檔寫字樓裡,來自對外經貿大學的學生小徐自今年春節後就開始了他的實習經歷,「我想通過實習提前了解工作是什麼樣子的」。在北京,眾多的公司、事業單位裡,都能看到實習生的身影。在校大學生和用人單位都是怎樣看待實習的?大家又對實習有著怎樣的擔憂? 根本沒有辦法不實習小徐的實習單位是一家從事資本市場相關服務的仲介機構,今年年初在某高校發布了招聘實習生的資訊。今年2月,小徐在學校網站上看到招聘資訊後,發現實習崗位非常切合自己的求職意向:仲介機構、資本市場、能以英文作為工作語言。
小徐趕緊製作了一份簡歷,按照招聘資訊上留的郵箱發了過去。一周後,仲介機構工作人員李女士聯繫小徐,讓他過去面試。面試當天,負責面試的李女士先是介紹了實習崗位的要求,然後問了小徐的成績和英文情況,給了他一份英文合同和中文合同,讓他翻譯其中的兩頁。不到20分鐘,小徐就將翻譯遞給李女士。李女士看過之後,告訴他很快出結果。當天晚上,李女士給小徐發了一份實習通知,告訴他下周就可以到單位實習。李女士還在實習通知中表示,實習按天計算,每周3天,每天支付小徐100元(以人民幣計算,以下同)報酬,中午提供一頓免費餐,外加一定額度的交通補貼。小徐的實習內容,主要是負責搜集最新法律法規和行業政策、翻譯工作文件、分析相關案例等。來自大陸傳媒大學的小范則是在一家公司的法務助理崗位實習。據小範介紹,她的實習內容,一開始主要是整理公司合同並歸檔,實習一段時間後開始協助進行合同審查、起草合同。考慮到公司崗位需要和自己課程安排,小范選擇每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到公司實習,每半天60元報酬。小范說,她所在的專業有30多人,每年暑假,大部分同學都在各種單位實習。「根本沒有辦法不實習,大家都實習,你不實習,就落後大家一大截。」小範的一位同學感慨說。有的實習其實是打雜李女士所在的仲介機構從兩年前開始招聘實習生。在李女士看來,實習生也不是那麼容易招聘到合適的。李女士與一些高校聯繫後,經提交相關證明和手續,招聘實習生的資訊就出現在相應高校的網站上,看到資訊的學生就將簡歷投遞過來。讓李女士感慨的是,有的學生隨便製作一份簡歷就發了過來,有的簡歷介紹文字語言不通……能夠進入面試的人寥寥。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