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週刊】Uber遭罰2億停業 司機用LINE群組攬客直擊

台灣Uber因違法經營,已在2月10日正式停止叫車服務,原本在Uber旗下維生的司機,不少轉為檯面下運作,變成違法白牌車。本刊直擊,Uber僅暫時停業3週不到,這批為數龐大的白牌車,不僅透過網路及LINE等通訊軟體串聯,自行私下攬客,對於品質的把關更是參差不齊,若發生任何糾紛或不幸,政府恐更難以究責,儼然成為另一個治安黑洞!不少Uber司機在Uber還沒停止叫車服務前,因不願被Uber抽取高達二十到二十五%車資的「服務費」,就有跟熟客用LINE私下聯絡載客的狀況,但這些原是檯面下的「地下經濟」,卻在Uber暫時停業後迅速壯大,分食Uber在台灣的上百萬客群。不少Uber司機也紛紛成立LINE群組搶攻乘客大餅,目前坊間已有超過十個LINE群組可供叫車服務,其中最大的群組甚至還有近萬名乘客加入。據了解,這些Uber司機自行成立的載客群組,目前服務範圍仍以大台北地區為主,其中有些較有規模的LINE群組,會要求司機提供六年內的新車,且須保乘客險、第三責任險、強制險、無肇事紀錄,並比照Uber出示良民證才可加入群組載客;但也有群組並未對司機或車輛有任何條件限制。本刊記者分別加入不同的叫車群組,發現司機為避免交通部公路總局稽查和開罰,這些群組都設有一定的防火牆,新乘客必須靠曾叫過車的乘客介紹才能加入,有些群組甚至會請想加入群組的新乘客簡述自己的介紹人、每週搭乘Uber的頻率及職業別,群組管理員才會同意新乘客加入。叫車時,乘客須透過LINE或其他通訊軟體填寫該群組規定的制式「派車單」,且不同群組間的派車單還不能混用,上面要詳述搭車日期、時間、上下車地點及人數、攜帶物品,交由群組派車。由於各群組內的車輛總數不比Uber,除非乘客是在鬧區,否則往往要提前十五分鐘以上叫車,還不一定有車,因此只能在不同群組內同時叫車,但派車單卻又不能互通,感覺頗為不便。記者實測後發現,目前規模較大的叫車群組間,派車單多是統一交由群組管理員派車,但也有部分規模較小的群組,乘客派車單是直接PO在群組上,不論乘客或司機都能看得到,這不僅有暴露個人隱私的疑慮,對女性乘客更增添了安全上的風險。至於收費方面,現行各叫車群組大致上均按照Google地圖的規劃路徑,以每公里二十元計費,但三十元的起跳費則有的收、有的不收,若十五公里以上則不收起跳費,另有群組規定基本消費為一百元,或易塞車的尖峰時間加收五十元等。另外,也有司機自行引進國外免費共乘軟體「LiberTaxi」,不僅提供全中文介面,還能以客服機器人引導乘客叫車,更重要的是,該軟體還提供類似Uber的手機定位服務,讓乘客不需逐一填寫派車單,相當方便。但記者進一步卻發現,無論乘客或司機都能無條件使用該共乘軟體進行登錄,完全無法對司機和車輛進行管控。一名自行創辦叫車群組的司機阿噗(化名)指出,現在無論乘客或司機,每個人手上都有好幾個群組,「(派車)單根本就是用搶的!但收入還是不能跟Uber在的時候比。」他同意現在叫車狀況確實有點亂,不少群組甚至會出現削價競爭的現象,「跑一趟桃園機場接送只要八百塊就有了!」坦言要維持群組司機的品質:「只能靠自律。」阿噗說,起初這些叫車群組都是Uber司機們自己創設並擔任管理員,Uber停止營運後也無償提供其他司機派車服務,但最近幾個較大的叫車群組因業務繁忙,已發展出組織,並打算向司機收取每個月六百到一千元的服務費。他還透露,這幾個打算收費的大群組已串聯在一起,打算集資研發叫車APP,試圖在後Uber時代走出自己的路。上月底,桃園地方法院才將一名Uber司機依加重強制性交罪判刑七年四個月有期徒刑,他涉嫌在去年中載一名爛醉女大生到汽車旅館性侵,成為在台Uber司機性侵被判刑的首例。如今Uber停止叫車服務,政府在依法行政、嚴格執法之餘,是否應思考以疏導代替禁絕,將這群擁有龐大市場需求而竄入地下經營的白牌車大軍導回正途,否則恐會成為更見不得光的治安死角!(撰文:調查組 圖片:壹週刊)本文由《蘋果日報》授權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