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看待摩托車「座高」以及錯誤的判斷方法!
由於摩托車需要騎士為車身保持平衡 座高成為車友們選購的時候一項必看參數,因為大家一貫認為 這項指標決定了「能不能支住車」,所以一些身材偏瘦小的騎士,往往會對座高較高的車望而生畏。
![]()
![]()
有效座高其實官方給出的座高參數並不是巨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除了坐墊形狀會對雙腳著地情況有所影響,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前後避震的支撐能力,一些避震較軟尤其是後避震較軟的車型,在你坐上去以後車身會有明顯的下沉,也就是說它的坐墊可能看起來很高 但是「有效座高」並不可怕。
![]()
![]()
而廠家公布出的座高參考價值比較大的主要集中在高性能跑車,尤其大排量,由於車重本身較大,加上本身性能需求,騎士在坐上去以後並不會對車身高度有什麼影響,所以對於跑車愛好車來說,基本上參考一下參數表就可以知道大概齊了。
![]()
「各有高低」所謂各有高低,就是座高的高與低也分別有不同的優劣,這點是新手們常存在的誤區,例如我面前的這台versys,車身的重心偏高,車的自重也大,同樣也擁有讓矮個子「難過」的座高835mm,相比較下,國內新生的拉力車trk502使用了更加「親民」的座高,是不是想說那豈不是國產的那台更適合?這你就錯了,面對高重心的車型,座高過低是要犧牲很多東西的,千萬不要覺得一台坐墊低的拉力車堵在城市中會很輕鬆,反而由於你的操控重心過低,讓較高的車身重心和重量變的更重,操控變的更加愚鈍,甚至原地扶車的時候你都會覺得腿部格外得吃力,單純的為了雙腳著地犧牲這些,至少我覺得不值。
![]()
那麼高坐墊的車同樣也存在弊端,就是在你上下車的時候,會比較吃力。。。
![]()
是什麼車就要有什麼高度廠家為了適應大眾而「妥協」並不是壞事,但是有一些「妥協」卻讓原本車型應有的東西喪失,一輛追求性能的跑車就不必為了「好上車」而犧牲操控降低座高,一輛拉力車也完全沒必要為了讓更多人騎走而改變本性,如果你僅僅是想把一輛車騎走,那麼你大可選擇放棄性能,如果你選擇性能,無論是跑車,越野,拉力還是其他方面性能,就不要去過度糾結那個座高,儘量去適應它。
![]()
![]()
![]()
並不是說不能妥協,而是不要去做沒必要的妥協 如果過度妥協,那不如叫不倫不類了。 來源:www.toutiao.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