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洗雞肉增感染機會? 疾管署打臉醫發言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常在臉書發表食安言論,但爭議也不少。(圖/翻攝自網路) 大 中 小 又見醫師臉書發言惹議!腎臟科醫師江守山今(14)日發文指出「買的雞肉請大家不要洗,因為用水沖雞肉的時候會產生氣凝膠,這個氣凝膠含有的病毒可以在空氣中持續存在好幾個鐘頭,導致感染機會增加」。不過,感染科醫師出身的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沒聽過這種說法,依他的專業,清洗其實可以降低雞肉表面的含菌量。江守山在臉書提及「禽流感看起來越來越厲害了,給大家一點建議」、「雞、肉、魚這三種用水沖洗,所有研究都指向不能降低含菌量」,文中還說「所以這三種來源都是從可信任的通路取得的話,其實是不需要清洗的!費工又增加細菌散播的風險」。羅一鈞表示,清洗雞肉可以降低表面髒汙,也可以減少雞肉表面的含菌量,至於民眾擔憂的禽流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指有人類病例是透過禽肉、禽蛋或蛋製品而感染的,民眾不必過度恐慌。羅一鈞說,禽流感病毒不耐高溫,只要達70度以上,煮熟的禽肉、禽蛋或蛋製品就可以安心吃下肚,因此,下鍋煮熟是唯一正確的做法。江守山先前也曾於臉書發文指濾掛式咖啡加了「溼強劑」,恐溶出致癌物,引發爭議,該項發言並遭到專家學者、食藥署的打臉。江守山臉書全文:
禽流感看起來越來越厲害了,給大家一點建議~
買的雞肉請大家不要洗,因為用水沖雞肉的時候會產生氣凝膠,這個氣凝膠含有的病毒可以在空氣中持續存在好幾個鐘頭,導致感染機會增加,其實不管雞、肉、魚這三種用水沖洗,所有研究都指向不能降低含菌量,所以這三種來源都是從可信任的通路取得的話,其實是不需要清洗的! 費工又增加細菌散播的風險,倒沒有講過雞肉是所有養殖動物中含菌量最高的,就請直接下鍋吧!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