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報報/大陸劇「人民的名義」導演接受專訪
《人民的名義》導演兼總製片人李路接受央廣網記者專訪。 大 中 小 『之前在創作階段,我們對這個片子的預估應該是個爆款,但「紅」到現在這種程度,真是我始料未及的。』12日(今天),熱播反腐題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導演兼總製片人李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根據央廣網報導,『主旋律反腐』是對尺度拿捏和風格駕馭要求極高的電視劇題材,要麼尺度太小,無人問津;要麼尺度太大,無法過審。自2004年開始,反腐電視劇經歷了長達十餘年的『平淡期』。和導演李路一樣,誰都沒有想到,《人民的名義》—這部主旋律反腐題材的電視劇可以『紅』到這種程度:單日收視率破3,網路平台累計總播放量超40億……就連被標榜為『文藝青年』陣地的豆瓣上,該劇的評分也一度達到了9分以上。在很多媒體的頭條,『現象級電視劇』成為該劇最為惹眼的標籤。而更令人瞠目的是這部劇的『尺度』。塞滿鈔票的冰箱、花式的點鈔手法、官至『副國級』的『大老虎』,不為人知的官場秘聞……大尺度情節如『炸彈』般拋向觀眾,讓人應接不暇。『現象級』電視劇是如何煉成的?達康書記現實生活中什麼樣?誰是該劇最大boss?網上劇透版本哪一個才是真的?導演李路獨家揭秘。
央廣網:『現象級』爆款是怎樣煉成的?李路:接地氣、講真話。成為『爆款』的原因是與觀眾產生了『共振』,我們所表達的正是百姓和觀眾想要表達、卻未曾講出來的。恰好在對的時間點,我們講述了這個故事,塑造了這些人物,表達了一些思想,說了一些台詞,正好也吻合了觀眾的所思所想。用通俗的話說,這個片子接了地氣,講了真話,讓大家產生了共鳴。『真實』是打動觀眾的關鍵。現實主義題材一直都有,但像《人民的名義》這種超現實主義題材,觀眾已經『久違』了。片中所描寫的人物就是我們身邊的人,所說的台詞即是我們當下的話語。同時,劇中的貪官,所謂的反面角色,在以前從未如此真實的亮相螢幕,因而這種超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被觀眾喜愛。《人民的名義》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是現實主義題材領域的引領者。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可能會因為《人民的名義》的火爆,再度掀起高潮,重新喚起影視與文化界對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信心。我覺得未來將有大批同類型的作品隨之而來,因為畢竟有了好的市場,好的受眾,又有了成功的案例後,大家敢去投資了。
主持人:印象最深的一幕戲?李路:十五歲小戰士犧牲前只有一天黨齡。這部劇很多場景都讓我們創作人員興奮或者動容,或是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比如陳岩石的黨課,我自己每次看到這個節點,都流淚了。最初看劇本文字時,我就被這場戲深深震撼。這是一幕很『正』的戲,很多人都擔心拍出來會很乾枯,難以動人。但我透過文字看到,這幕戲拍出來一定是能打動人心的。結果我的想法被印證:前幾天播出這段戲時,很多人為之動情了。當年的共產黨人,隱瞞了兩歲,火線入黨,為了加入尖刀班,為了攻下城堡,主動扛炸藥包,捨身為國。15歲的小戰士『二柱子』,只有一天的黨齡,便犧牲了。只有一天黨齡的共產黨員有多少,我不知道,但像『二柱子』這樣在戰場上犧牲的人有很多很多。那段台詞、那場表演非常棒。白志迪老師平緩的把台詞講完,沒有聲嘶力竭,也沒有刻意說教。在這幕戲的拍攝期間,他還在與我探討,如何能把台詞調整得恰到好處,能讓觀眾接受,不肉麻,不做作,不宣教。在白志迪老師演完這段戲後,張豐毅鼓起了掌,他跟我說,白志迪老師的表演功力太棒了!
央廣網:攔市委書記座駕,上班時間吹口哨……現實中的檢察官也這麼酷嗎?李路:能不能攔市委書記的車,關鍵看他是不是侯亮平。現實中檢察官能不能攔李達康這樣市委書記的車,關鍵看他在生活裡是不是侯亮平。我相信現實生活中,一個省級反貪局的局長知曉並查實了市委書記夫人貪腐的事實,他應該也會去攔車。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比如檢察院敞開式的指揮中心、書記的辦公房間等略微比現實生活中誇張了些,因為太小就體現不出那種風格化的東西了。『關注現實主義題材,塑造活生生的人。』一直以來我都在這麼做。在人物設置上,我們不想塑造一個『高大全』的年輕檢察官形象。首先是塑造『人』,其次才是描述『崗位』中的人。比如侯亮平這一角色,他首先是個活生生的人,然後才是去辦案,去面對各種邪惡勢力。我們把他作為『立面體』來塑造,而不是板著面孔,只會辦案。其實小說裡這個人物形象更誇張,我們後來為了檢察院和檢察官的形象,往回拉了一點。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