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創業 拍有溫度的微電影

微電影。 大 中 小 沒有大牌導演,沒有知名演員,瀋陽工業大學學生為學校拍攝的畢業紀念片卻能點擊率超百萬。『大學的時光帶不走,但可以放在鏡頭裡,我們已連續三年給學校拍攝畢業微電影或紀念片「致青春」。』瀋陽影響力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楊陽告訴記者,工作室成員和他一樣都是『90後』,『別說「90後」就喜歡新鮮刺激的,我們仍能沉下心來,拍攝有溫度有情感的故事。很多家庭困難的學生在工作室裡勤工儉學,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這讓我感到很開心。』連續三年拍攝畢業微電影根據青年公社報導,『我們當初就是愛好攝影,沒想到拍攝的微電影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這也更加堅定我們走影片製作這條路的決心。』楊陽說,在上大學的時候,幾個愛好攝影的年輕人,因為一次微電影大賽而機緣巧合的走進了影片製作的行業。『每年給學校拍攝畢業紀念片已經成了工作室的傳統專案。』楊陽稱,還是在2014年,他本科畢業的那年,『就合計著做一個微電影給我們的畢業留一個紀念。沒想到,微電影在畢業典禮上獲得很大的成功。就這樣連續做了三年。每年老師和學生們都特別期待。』『流年似水,青春如夢,4年,48個月,1460個日夜,35040個小時,我們駐足、逗留 、行進、大學的足跡,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最讓楊陽滿意的是去年夏天給工大2016屆畢業生拍攝的紀念片—《記憶詩行》,從清晨生活區的日初到黃昏教學樓的日落,娓娓講述工大學子的一天。把每名工大學生都會感同身受的畫面記錄下來,把大家最熟悉的美景留在畫面裡。『大學的時光帶不走,但可以放在鏡頭裡,這也是我們獻給學校的禮物。當時在工大體育館播放時,很多同學都流淚了,勾起了大家感恩母校、致敬青春的情愫。目前在騰訊影片的點擊率已超100萬。』為招攬客戶先製作再收費最開始走出校園接活,是在2014年,一位工大的校友看中了他們之前發布在工大群裡的幾個創意短片,『那是我們的第一單生意,關於綠色農業主題,至今印象深刻。我們用那筆錢置辦了些設備,工作室開始有模有樣了,我們也正式走出了校園。』為了招攬客戶,楊陽和小夥伴們也是拿出來最大的誠意,『起初我們的影片製作都是先製作再收費,如果客戶不滿意,我們就再重新製作,有的片子甚至改了十多次。只要客戶有要求就得按他們的要求來,不能有「二話」,這也是給予客戶和我們之間最大的信任。』楊陽說,幾年前他們給一個公司做的宣傳片,去年夏天這家公司的產品更新又找到了他們,『我們免費為他們升級,也是不小的工作量呢,對方老感動了。』正是楊陽和團隊超強的服務意識贏得了客戶的信任,楊陽的工作室已小有知名度,目前已發展為將近20人的規模,已為中小企業、上市公司、外企製作影視影片及企業宣傳片二十餘部。『很多家庭困難的學生在工作室裡勤工儉學,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這讓我感到很開心。』『以前我總在努力走出校園,多接拍社會題材的片子,可是,我逐漸意識到我身在學校,這裡才是我最熟悉的地方,為什麼不把目光重新瞄準校園呢。』楊陽說,越深入這個行業越感覺到,製作方法只是手段,內容才是靈魂。拍攝有溫度有情感的故事『用有情感、有溫度的故事打動人』是楊陽和團隊一直堅持的信念。『希望我們製作出來的影片是有創意、有故事、有感情的,讓人們看完之後能夠記得住,而不是簡單地圖片累積。』去年11月份,楊陽聽說學校定點幫扶阜新的一個貧困縣,團委經常搞一些捐助活動,同學們也踊躍支教。『我和小夥伴們就在想用我們的方式來幫助他們。』楊陽和小夥伴們帶著設備,長途跋涉來到阜新市東紅帽子村,一家家走訪村民。村和村之間沒有任何交通工具,楊陽和團隊只能靠走,一走就是幾個小時。『他們不是不努力,他們不是不勤奮,他們只是被大山遮擋了視野,他們只是被土地桎梏了選擇……』楊陽和團隊用心拍攝的《阜紅農品故事》出品了,短片講述了遼寧西北地區人們如何努力擺脫貧困的故事,還詳細介紹了當地的土產品。『老鄉們的故事打動了網友,大家紛紛留言要去那裡看看,那幾天網上的點擊率暴增。後來村長告訴我,村民們看到這個短片都激動了,大家奔走相告,說他們的產品有希望了。』楊陽說,那一刻,他們更理解了『講有情感故事』的含義。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