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為何秦始皇陵墓不能挖?4個超麻煩的問題讓考古學家卻步…..!
真沒想到這麼麻煩…..原文如下: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稱帝的統治者,其生平事蹟以及死後陵墓都成為了考古學家們重點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有關秦始皇陵墓的種種猜測,以及駭人聽聞的未解之謎,近年來更是得到諸多史學家的激烈辯論。
公元前210年夏,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秦王贏政逝世。他被安葬在了一座巨大的陵墓中,這座陵墓在他生前就開始修建,前後共花了39年時間,修陵頂峰時用工達到70多萬人,佔到了當時全國總人口的1/10!當項羽帶兵進入關中後,有來到秦始皇陵,命士兵挖掘始皇陵,將陵墓上下所能見到的東西統統運走。當時運東西的人有30萬,30多天還沒有運完,足見陵中珍寶之富。最後,項羽將不能過走的東西一把火燒了,大火燒了許多天。這可能是秦始皇陵最早和破壞最大的一次劫難。至此之後,秦始皇陵基本沒有被盜過。
秦始皇陵距被發現到現在已經過了40多年,至今秦始皇陵仍沒有開挖的跡象。考古學家表示,想見到秦始皇陵地宮的真面目恐怕還要等很長時間。挖掘秦始皇陵事關重大,短時間內不開挖也是政府和所有學者一致的決定。為什麼現在不能挖呢?除非先解決這四個問題
第一,挖墳很簡單,但如此龐大的陵墓,地上景觀如何保護?挖掉了秦陵地面以上的墳,最直接的問題就是秦始皇陵的地面景觀就會消失。秦始皇陵沒有了墳堆,如何能讓人感受秦陵恢弘的全景?前兩年考古探測發現:規模宏大的地宮位於墳堆頂台下,距地面約35米深,地宮約相當於一個準足球場那麼大。真要鑽牛角尖的話,其實發掘秦始皇陵也不是不行,只要搭一個全包圍的屏障,二十四小時保證固定的濕度溫度以及各種條件,把自然環境和墓室完全隔離開。
但是秦始皇陵有多大呢?我來告訴您:「秦始皇陵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陵園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78個故宮的大小。陵上封土原高約115米,現仍高達76米,陵園內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城周長3840米,外城周長6210米。」
第二,地宮極深,如何垂直勘察?如果地宮距離現在的地表35米深,那就相當於15層左右的高樓,這樣的立壁,如果是石或哪怕是土石結合的還算牢固,如果像兵馬俑坑那樣只是板壁和土壁,會不會導致塌方?
第三,多長時間能挖完?如果不管墳的立方面積,不計深度,只算秦陵的地宮面積:南北170米×南北145米≈25000平方米,那麼就是秦公大墓面積的4倍多,要挖40年;是兵馬俑坑實際挖掘面積的5倍多,也要挖150年。前兩年經濟學家張五常說一挖開秦始皇陵,馬上就能出幾十個億的經濟效益。 他可能只算了經濟賬,壓根兒沒想到要挖這麼多年的吧?!
第四,秦朝文物能不能保護?這一個問題實際上是結合上述問題綜合形成的。即便不是絲織品等有機物,就是兵馬俑這樣的無機物,天長日久,暴露在外,還生出了幾十種病菌。中國考古學家們1974年春季就已經發現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已經找到,但是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標為理由。
不僅僅是他的陵墓,他本人的謎團就一大堆長相之謎:身形猥瑣還是高大英武在《秦始皇本紀》中尉繚說:「秦王為人,峰準,長目,摯鳥膺,摯,豺聲。」郭沫若據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準」就是馬鞍鼻,「摯鳥膺」就是現代醫學的「雞胸」,「豺聲」表明氣管炎;其胸形、鼻形變異與氣管炎常發,顯示他是個軟骨病患者。
而史學界大部分專家認為,秦始皇是一個英武瀟灑、相貌堂堂的人。翦伯讚先生曾推斷,秦始皇的相貌應是相當漂亮的。身世之謎:是不是私生子眾所周知,秦始皇姓趙,史學界有關專家認為,秦始皇生於正月,故起名為正,古代通政,因此寫作政。至於為什麼姓趙,有專家認為趙姓與嬴姓是同一宗,趙姓是嬴姓的一個分支。 秦始皇不僅有趙姓之說,還有人認為他姓呂,是呂不韋的私生子。
求仙之謎中國考古學家在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附近發現了13隻2200年前的青銅鶴,其中兩隻已證明為仙鶴。他們說,這可能是反映秦始皇有「升天夢想」的實物證據。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專家劉占成指出:「仙鶴腳下雲狀青銅踏板,與古代仙人伴鶴乘祥雲升天的傳說有關,它應該是體現秦始皇有死後升天思想的證據。
傳國玉璽下落之謎秦始皇把和氏璧定為傳國璽,令丞相李斯在玉上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希望代代相傳,沒想到在秦二世手裡就亡了國。直到清朝初期,據說宮中藏有一枚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玉璽。可是,這枚被當時人稱為傳國璽的玉璽卻遭到乾隆皇帝的冷落。皇帝都認為是假的,看來這枚所謂的傳國玉璽也是偽造出來的。那麼,真正的傳國璽流落何方呢?直到現在也沒有發掘出來。 文章未完,點擊這裡閱讀全文! 來源:changepw.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