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農博表達愛物惜物 展現小而強農業
▲桃園農博「微笑牧場區」部分,以新屋鵝為主題,設計24只「悠遊鵝」鋼雕藝術品。(圖/桃園市政府提供,2017.4.19) 大 中 小 桃園農業博覽會19日舉行『永續農業 在地深耕』記者會,出席的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今日記者會介紹「米食文化」、「微笑牧場」及「農村再生」等3個展區,表達台灣「愛物惜物」的傳統,以及尊重生態與自然共生的態度。鄭文燦指出,105年11月19日開工典禮時,農博基地仍為一片農田,現已完全改觀,目前各項設施大致完工。今日記者會介紹「米食文化」、「微笑牧場」及「農村再生」等3個展區,都各具特色。在「米食文化區」部分,鄭市長表示,新屋是魚米之鄉,桃園也是全國產地名米冠軍賽獲獎最多的城市之一,米食文化與台灣人生活十分密切,「米食文化區」展區不僅設置全台首座大型電鍋,鍋蓋設置水霧機,製造電鍋煮飯的蒸氣效果,也舉辦米食文化體驗活動;展館中「阿嬤ㄟ灶腳」,包括2座傳統紅磚大灶,也有「水稻示範區」,讓大家看到水稻成長的4個不同階段;「耙穀、脫穀體驗」可體驗從稻米變成食米的過程;「米食文化館」介紹各式農具、展示各種的冠軍米。他認為,台灣在推廣米食文化方面需要再加強,希望未來各地區農會也要加強推廣米食文化,讓年輕一輩了解米食的由來。
在「農村再生區」部分,他說,該區這個是結合社區營造團隊,以竹子建構大型展覽館,展現各社區的特色,有19個社區參加,設置生態旅遊、農村產業、食農教育、農村手作4大區。第一區是生態旅遊,包括溪海社區以花卉及昆蟲模型美化入口布置、廣福社區展示紅磚鋪面、醬瓜及馬賽克作品、永興社區使用漂流木結合草漯沙丘特色等;第二區是農村產業,例如九斗社區展示蜂蜜產品,搭配蜂箱進行觀賞解說;第三區是食農教育,包括溪口台社區展示椴木香菇、三林社區展示獨創的豆芽菜培育系統、高原社區製作魚菜共生裝置藝術等;第四區是農村手作,包括三和社區展示豐富的和窯成果作品,和平社區利用米的不同樣貌進行裝置藝術。
在「微笑牧場區」部分,他說明,市府與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新屋鵝為主題,設計24只「悠遊鵝」鋼雕藝術品,最高達5米;主題館「鴨鵝知識館」讓大家了解養鵝與養鴨的差別,以及鵝的整個成長過程;「體感互動投影、趕鴨遊戲」以投影方式營造虛擬牧場,可體驗趕鴨遊戲。另外,也圈養水鹿、梅花鹿、兔子、牛及羊等動物,讓遊客近距離接觸,了解桃園的畜牧業。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