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清華教授「虛擬實境」圓明園 重現歷史原貌
乾隆時期,圓明園方壺勝境復原圖。 大 中 小 截至目前,圓明園精準數字復原達全園總量的60%。昨(18)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郭黛姮教授團隊舉行發布會,介紹了數字圓明園研究和應用專案成果。作為梁思成的學生,郭黛姮和她的團隊利用嚴謹精確的數字化建造,用15年時間重現了圓明園的歷史原貌。
不同景區在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面貌根據新華網報導,今年是圓明園建園310周年,為了讓這座承載歷史和記憶的『萬園之園』重現當年模樣,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郭黛姮教授帶領她的團隊用了15年,完成了所有能夠採集到詳實資訊的景區數字化復原工作。目前,精準數字復原景區達全園總量的60%。15年,如果用數字來形容,80餘位專業人員,15年專注於遺產保護,10000餘件歷史檔案,4000幅復原設計圖紙,2000座數字建築模型,6段歷史分期中的120組時空單元,終於讓圓明園跨越了310年的時光,再次展現在人們面前。『為了了解圓明園的性質特點,團隊裡一位博士生天天騎著自行車去國家博物館查閱皇帝的起居注,發現皇帝駐園時間超過居住在紫禁城的時間,最長的一年能住300多天。』郭黛姮介紹。這也讓研究人員們認識到,圓明園是皇帝『臨朝理政』的場所,實際上是紫禁城之外的第二政治中心,而不只是皇帝的離宮別苑。帝王的旨意是左右景區建設的關鍵,園中建築與園林的上百組景區,大都是為了『理政』來服務的,園中景觀隨著帝王審美理想的需求多有變化。復原之後,不同景區在不同歷史階段有著不同面貌,有的景區可以看到在5位帝王使用中發生過7次變化。
每復原一個景區需要10多道程式『文物建築要保留原有狀態,但百姓心裡也有遺憾,不知道圓明園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希望還原圓明園的樣貌。』郭黛姮說。郭黛姮和團隊成員對每處建築都要從內部結構做起,柱、梁、斗拱、椽子、門窗、瓦件、吻獸等都要求三維建模,彩畫要按照不同的時代風格繪製,並體現出時代風格和場景的變化。每復原一個景區需要10多道程式,包括遺址資訊精確採集與記錄,文獻資料精細研讀,樣式房建造技術分析,殘損構件的虛擬拼接等。這些真實準確的圓明園影像,普通百姓怎麼才能看到?『虛擬實境』的圓明園移動導覽系統,和圓明園虛擬遊園系統就是研發成果。這個導覽系統是一個集合海量數據,集定位、導航、位置識別、音頻講解等於一體的圓明園移動導覽產品和高清沉浸式體驗產品。現在在圓明園景區,花30元(以人民幣計算,以下同)左右,就可以使用。目前的使用量已經超過幾十萬。
■ 對話郭黛姮:希望科研成果能夠為公共服務新京報:如何理解精準數字復原圓明園總量的60%?郭黛姮:這60%指的是,復原的部分確有依據,查到了具體樣子,找到了各種檔案,綜合起來進行的復原。將歷史研究成果融入到數字化當中,這是最大的特點。剩下的部分,一是因為圓明園的遺址沒有全部露出來,有部分被占壓了;還有的是只有一張很簡單的平面總圖,但這個房子到底是什麼樣,沒有任何資料,等等情況,不能準確復原。新京報:為何經歷15年這麼長的時間做這件事情?是否想過放棄?郭黛姮:之所以進行的速度沒那麼快,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經費少,做這個研究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一開始清華撥了15萬元的啟動費,後來和其他機構合作得到的一些經費,海澱區政府也給了些支援。當時有些人做其他的建築設計,把賺的錢再投入到這個專案當中。目前收到的回報仍較少,但一直堅持了下來。如果有經費,以後還可以做更多精益求精的景觀和產品。新京報:接下來團隊會進行哪些工作?郭黛姮:希望科研成果能夠為公共服務,促使大家認識古代文化遺產,熱愛它們。以後希望做更進一步身臨其境的數字化產品、更體現情感交匯的專案。目前,團隊正在推進『混合現實』和『感映現實』兩個創新專案。隨著圓明園考古發掘推進、基礎條件改善,團隊還將進一步擴大數字復原的研究範圍。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