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殺2人免死 律師:台灣創「教化可能」一詞
![]()
前媽媽嘴咖啡店長謝依涵(圖)被控八里雙屍命案,高等法院更二審1月間改判無期徒刑,謝依涵當時未聆判,法院8日召開延押庭,首次提訊,面對媒體提問遭改判的心情,她不發一語。中央社記者孫仲達攝 106年2月8日 大 中 小 謝依涵殺害陳進福、張翠萍夫婦,案發後不僅喬裝盜領死者財物、還誣陷媽媽嘴呂姓老闆,但最高法院19日認定,謝依涵犯後態度良好、是個無負評、循規蹈矩的人,加上有教化可能、再犯風險率不高而判她免死,引起民眾一片譁然。法界認為,最高法院應給出「教化可能」的判斷標準,否則難以服眾。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律師胡原龍表示,謝女預謀殺死2人,先前類似案件都會判死,但這次判決顯示近年法官迴避判死,認為法院應給出「教化可能」的判決標準,才能讓民眾信服。胡原龍指出,人權兩公約沒有禁止死刑,也無「教化可能性」一詞,該詞是台灣獨創,近年法官太過重視犯後態度,在台灣實務判決已過度使用,法院應避免個資後適度公布鑑定報告,提出「教化可能」的判斷標準,以使民眾信服。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