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喇叭花/一竿子打翻年輕人 「都怎樣」的罵名太可怕
![]()
▲全聯小編發Q版圖賣萌道歉。(圖/翻攝自全聯粉專) 大 中 小 日前全聯總裁一句「現在台灣年輕人很會花錢」引發風波,各大網站相繼揪出老總年代的物價水準、薪資,並指責徐重仁「你當時薪水一個月九千元,但一間小套房只賣五萬元,該怎麼比?」認為現在年輕人不是很會花錢,而是物價已經與當時無法相比;但難道老總真的說錯了,年輕人不喜歡花錢嗎?現今社會中,大學文憑似乎不是那麼值錢,多少大學畢業生屈就著22、23K的薪水,那些還沒步入社會的準畢業生們看在心裡好著急,除了要擔心找不到喜歡的工作還得擔心薪水不知道要多低;尤其是讓那些北上租房還背著學貸的青年更不知道自己的未來該怎麼走,他們背負著不切實際、只想離開家鄉追夢的罵名,他們心裡想著夢想要實現,但卻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朝一日能夠衣錦還鄉。走進大學的校園裡,街訪幾名學生他們期望畢業後能拿多少薪資,文組學生客氣的說當然希望有28K,理組學生則抓了抓頭回答「可能有40K就應該偷笑了」,這聽在老一輩耳裡實在感到不可思議,總有人以為22、23K是玩笑話,殊不知早已成為新一代的惡夢,擔心多開口要個幾K就被認為不切實際,但其實他們的要求真的沒有很多。一名女大生每月在台北租房耗費七千元,租的還只是雅房,但不包含水電費,省吃儉用勤搭公車捷運,每個月生活費大概就去掉一萬五千元,所幸他沒有學貸,但每月能存下的錢,依舊不到五千元,這些錢如何讓她對未來有夢想?她不是沒有想過要多學一些技能提升自我價值,但每日加班,補習的費用也十分可觀,令她常在想「真的是我太會花錢嗎?還是只是我生錯了時代?」不過的確有些人,因為不奢望買房,每月存下的錢就拿去投入自己喜愛的事物上,認為有「小確幸」有什麼不對?但若真的要因為這樣就說他們這樣不節儉、不努力、不應該,似乎又罵名過大,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願意努力的人被看見的機會也大,總是會慢慢領先,社會更該多一點關注給願意努力的年輕人,別總是一味的認為「年輕人都怎樣怎樣」,也許全聯總前日前的話語不是全然錯誤,畢竟還是有很會花錢的年輕人,但絕非所有年輕人「都」很會花錢。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