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佛法絕不是一種脫離現實的神話
修學佛法絕不是脫離現實的神話要把佛陀做為榜樣,而不是當成偶像,要能真正追隨佛陀。皈依佛就是要學習佛陀,能夠正確的看清自己,看清這個世界。——大寶法王噶瑪巴 ------------------------------------------------------摘自2011年法王在美國KTD開示
宗教和精神修持這兩者,有人認為是一樣,也有人說是不同。我以自己的感覺來看,宗教和靈性修持並不相同。對精神修持的定義是「具備基本的善心、有分辨善惡的心」,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講,就不一定要依止傳統和宗教。
我們本具的功德、本具的善心,讓我們清楚的了解自己,並有「自知之明」。我們的心內有一種力量,它能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自他的緣起本質是什麼,也能幫助我們看到事情的實相。
自心還具備另一個功德,就是可以開展利他的悲心。這並不是物質層面的增長,而是精神上方便與智慧的開展。這樣的修持過程可以跟隨宗教傳統,也可以不跟隨,因為這種修持的根本,就是指具備善心的個人,能夠同時讓內心的慈悲和智慧的功德更加增廣。具善功德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這句話與藏文的「了悟自心」很相當,但在此處不用把它看得如此高深,其實就是「我是一個人,本具怎樣的功德。」人之所以特別,是因為有具善功德的能力之一「道德觀念」,也就是知道什麼是善惡及如何取捨。每個人都應該了解自己的本質是什麼。
現在有許多人會說「我相信佛法」,也作一些精神修持,但總想著如何修會讓自己比較不一樣?結果越修卻讓自己變成是個愈糟的凡夫!為何會這樣?因我們把佛法太概念化、太抽象化,忘記佛法的精義,就是「我們的具善功德」或像「本具善的力量本質」。
修學佛法絕不是一種脫離現實的神話,因此初學者剛開始修時,不一定要先皈依三寶,而應先思維四轉心,例如思維人身難得,知道人的珍貴處在哪裡?為何身為人特別?特別之處在哪?就是知道人身難得。接著思維死亡無常。
佛法的修持次第就是從「身為人、不要忘記自己是一個人」開始,否則一開始就修密乘、本尊、大手印、大圓滿,以為自己跟神一樣超凡脫俗。其實人沒有做好,大手印也不可能修得好。
舉竹巴噶舉仁波切的教法說「法是大手印沒用,人是大手印才有用!」將身為人與佛法分開,是得不到任何果位的。
要了解「人和法的本質是一樣的」,這是重點!過去祖師有句話「前行比正行重要」,這句話的重點在於有穩固前行是相當重要的,否則後面所有的修持都無法建立。
「法」和「宗教」有很大的差別,法有十義。梵文的「法」譯成藏文是「卻」,就是改變調伏的意思。佛法的意思就是「改變」。我們不是要改變外在,是要改變內心,尤其佛法的本質就是一種無害或者不傷害,現在常被譯成非暴力。
佛法本質就是寂靜安樂,透過修持佛法,得到寂靜安樂,這是法的目的。從涅槃的角度來說,究竟寂靜就是涅槃,這必須透過斷除各種二障煩惱,最終得到的涅槃,這是我們這裡所謂「寂靜」的意思。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