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拼指標經費狂產論文 教育部遭批重視論文量化
▲立委張廖萬堅與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詢答。(圖/翻攝自立院議事直播網) 大 中 小 立法院今(21)日於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理公立大學預算,論文造假成各立委關注焦點,立委也批評論文爭議產生,是因為台灣體制過於重視論文產量,導致學者必須不斷量產論文,向上交以利爭奪補助款。立委黃國書今帶來「假」字痛批過去10年來教育部推動頂尖大學計畫等,偏重量化數據,要求教育部改變讓頂大計畫、教卓補助和SCI.SSCI脫鉤的情形,令造假風波停止,避免部分大學教授為了求生存繼續生產假論文、量化論文。立委張廖萬堅也指出,部分學校在與教授約聘合約中,明定一年需交出幾篇論文,讓論文得以量產已成為爭取世界排名的指標,張廖萬堅痛批此制度導致論文質量不均,更有許多應聲而出的論文不具水準,失去論文意義。對此,高教司長李彥儀回應,雖未接受過正式反應,但的確曾聽過私校在聘約中規定教授的論文數量,未來教育部也會建議學校,,教師升等不應只用單一論文量化指標。
▲立委黃國書帶來一大「假」字。(圖/記者吳宛縈攝,20161121)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