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藥品分級制 老翁亂服藥過敏加劇

▲食藥署提醒,未依照藥品外盒說明或說明書的標示服藥,可能使症狀惡化。(圖/公關照片) 大 中 小 有些民眾習慣自行購買成藥,而不至醫院或診所看病。一位75歲的張姓老翁長年有流鼻水等過敏症狀,親友推薦他吃許多種藥品,卻因不正確服藥,反加重過敏而就醫。食藥署提醒,未依照藥品外盒說明或說明書的標示服藥,可能使症狀惡化。食藥署在今年(105年)進行「國人常見指示藥、成藥用藥行為調查」發現,近六成半的國人有自行購買指示藥或成藥的情形,其中六成八的民眾具有處方藥或非處方藥的概念,但僅五成知道台灣有藥品分級制度,顯示民眾對於藥品分級制度的認知不足。食藥署指出,市售藥品依安全性可歸納為三級,「成藥」屬於普通級,藥性緩和,民眾可自行購買,但使用前須事先閱讀使用說明書;「指示藥」屬於輔導級,不須醫師診斷處方,可在醫師、藥師或藥劑生指示下使用;「處方藥」是限制級,須由醫師針對病人開立處方箋,經藥師調劑後交付病人,是個人專屬藥品,不可與他人分享。最後,食藥署提醒,民眾在使用藥品前,應看外盒說明或說明書(仿單),了解藥品名稱、成分、用途(適應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項、副作用或警語、保存方法後再行使用,保障自身用藥安全。【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