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截社群網路詐騙之道...

這裡是最近發生在社群網站,被詐財後、報警處理過程的真實故事…話說A君賴帳號遭盜+你屬於A君的朋友網絡+詐騙端似乎熟悉A君與你的互動模式(包括你的職業別+每日大致行程動態等等)+你粗心的不查(明明過往A君並無手頭吃緊的狀況)與未經求證的信賴(朋友有通財之義啦)+3萬元不大不小額的借款+銀行存簿帳號…A君既然十萬火急,你第一時間轉帳後,才有空去求證,結果發現是被詐騙、破財了,你向A君抗議,請他處理。 A君大吃一驚,趕緊上到臉書,盤點受災戶,發現有朋友太有創意了,智商頗高跟騙子玩半天,非常搞笑有趣。可就有2個寶貝蛋受騙。A君徹底刪掉Line帳號已經被盜,請朋友見其名就封鎖。借錢的別理,以後找我,請用微信。然後,A君為受騙的朋友伸張正義,拎著朋友的截圖,跑去報警。警方說,你沒有損失,恕難受理。「我損失可大了,拖累朋友,名譽掃地!」A君不服。盧了半天,A君去ATM轉出一元,這下有了金額損失,警方給報案。就只一個筆錄,A君口述+警方登錄,就搞掉2小時。 安靜等待了4天沒有反應,A君只好自力救濟,他致電詐騙集團留下銀行資料,得到了滿重大、卻如狗屎般的資訊。依照台灣個資保護法,詐騙集團在沒有被逮捕前,也享有人權與民主自由,所以歹人留下的帳號截圖,就只是截圖,銀行郵局端不會為你主持公道,他們只會等待警方查證的傳票抵達,才會有動作。而且重點是,你的賴帳號能被盜,地球彼端無辜被詐騙者公布的銀行帳號,難道就不會被盜?詐騙集團的運作,環環相扣下,無辜者串聯起來事跡或名單,可以堆疊到天邊了。「於是詐騙集團照樣逍遙法外,台灣照樣繼續墮落沉淪,人與人的信任,最後變成蕩然無存。」這是A君的感慨,「詐騙集團她們是有做功課的,可能我某個曾經服務於加油站的朋友,又胖又醜,她走投無路下,已經進入詐騙的行列…」這是A君的結論。 在警網無力攔截下,給目前在使用社群網站者良心的建議是,別在賴上或臉書簡訊裡,借錢給朋友,或是開口向朋友調頭寸,有急需,請面議或電話叩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