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B、DSP、SSP-人群定向廣告機制

大數據時代來臨,除了SEO關鍵字排名、關鍵字廣告、youtube廣告等等曝光資訊,其中付費廣告是許多人選擇的方式。
人群定向廣告結合三個平台機制,成為網路廣告產業不斷發展下的必然產物,目前盛行於歐美國家,最近引進亞洲。

RTB 跟 DSP ,RTB 的全名叫做"real time bidding",中文翻作『即時競價』,DSP 全名叫做"Demand Side Platform",中文翻作『廣告需求方平臺』。
需求方平台-給買家直接RTB訪問資源的多個來源。他們通常簡化廣告操作與簡化的工作流程和報告應用程序。DSP是在廣告導演的技術力量廣告交換還可以提供一個DSP的基礎上,允許廣告活動之間的協同。廣告網絡和DSP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DSP的有技術,以實時確定(小於100毫秒),根據所了解的用戶歷史上的一個個人展示的價值。
供應端平台-大型出版商通常管理多個廣告網絡,並使用供應方平台(SSP的)來管理廣告收益。利用來自曝光層級的競標產生的數據幫裁縫的廣告活動。應用程序來管理廣告操作還經常捆綁到SSP。SSP技術是改編自廣告交換技術。
與移動實現挑戰- 一個人的瀏覽器歷史記錄是更難以確定在移動設備上。這是由於技術限制繼續使定位和桌面上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跟踪可用的類型。由於缺乏一個通用餅乾替代的移動網絡瀏覽也限制了綱領性廣告購買的成長性和可行性。移動實時競價還缺乏普遍的標準。
假設一家汽車公司的目標族群是居住台北、30-35歲的白領男性。當他到訪網站時,電腦(AD Exchange)在判斷出這位用戶的特徵後,即會把此特徵告訴廣告主僱用的DSP廠商。
透過RTB競價方式和重定向技術,廣告主就能夠精確掌握用戶樣貌,直接採購特定特徵的人群,進而強化廣告效率,精確使用廣告預算。
若是要增加曝光,除了付費廣告,也有免費廣告刊登平台可供使用,
RTB 與Retargeting使大範圍廣告可以進化到購買「精準族群」的時代,可有效運用廣告預算,大幅提升網路廣告的回報率。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