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牽兩岸/國共內戰兩岸分治 感嘆從此有家歸不得
![]()
▲台灣棒壇傳奇球星趙士強2013年回到浙江浦江的故鄉,與祖厝合影留念。(圖/趙士強提供) 大 中 小 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共內戰接著爆發,兩岸因而分治,讓許多人從此有故鄉歸不得,直到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才能返鄉再見故土一面。有「微笑喬治」(Smiling George)之稱的台灣棒壇傳奇球星趙士強回億說,當年台灣光復後,父親與大伯一行人來台灣考察作木材生意,沒想到國共內戰爆發,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建政後,從此無法回去故鄉;趙士強母親的故鄉為山東,為了逃難,當年只能穿著國民黨軍隊的衣服,一家人才能搭船逃到台灣。趙士強說,趙家的故鄉在浙江浦江縣,在現在的義烏縣旁,在半個世紀前兩個地方是同一個縣,大約有35萬人口,在2013年時首次回到浦江看看趙家的祖墳。回到故鄉看到趙家村裡的堂兄弟們都過得不錯,讓他感到很欣慰。對於兩岸開放探親,他認為最方面的莫過於與對岸的家人聯繫了。他回想說,在1987年台灣未開放兩岸探親前,以前長輩們想要寄給100元美金給在中國大陸的親人,都要輾轉經過許多管道才能送到,相當不便,現在就不會那麼麻煩了。除了返鄉探視外,趙士強也相當關注中國大陸的棒球發展,1990年時曾跟吳祥木教練到北京參加棒球教練研習會,當時許多中國大陸地方的教練坐好幾天火車來到北京來上課,他認為現在中國的棒球雖然不如台灣強盛,看棒球的人口也不多,不過現在找了許多大聯盟的教練來教球,只要國家再下令配合,假以時日將不能小覷,會成為亞洲棒球強權。
![]()
▲台灣棒壇傳奇球星趙士強2013年回到浙江省浦江縣的故鄉,與祖墳合影。(圖/趙士強提供)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