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當國家地理攝影師!他堅決留在中國 成功拍到「消失半世紀稀有珍獸」撼動全球:別國看不到

中國著名的野生動物攝影師、「野性中國」創辦人奚志農在野生動物保護界十分有名,而他在追求攝影成就的同時,也致力於於維護與拯救瀕危動物的生命和棲地,雖然他熱愛大自然與動物,但也花費了許多時間在水泥叢林裡為了瀕危動物而四處奔走。

Advertisements

奚志農從小就喜歡動物,在1983年高考落榜後成為了攝影助理,他本來以為能夠到野外拍攝美麗的鳥兒,沒想到攝製組卻拿出了鳥類標本以假亂真!當時他對此提出疑問,但只換來一句不耐煩的「你不懂!」,讓年輕的他感到十分失望和困惑,同時也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我想拍自由飛翔的鳥兒!」

Advertisements

有了目標的他開始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努力,到現在終於成為了知名的野生動物攝影師,無數美麗的珍貴畫面在他的鏡頭下一一呈現。

Advertisements

他曾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鹮。



也曾拍到正在遷徙回東西伯利亞繁殖的雪雁。



還有遊隼媽媽打獵回來餵食鳥寶寶的溫馨瞬間!
Advertisements


國家地理頻道剛在中國發展的時候,首站就邀請奚志農作為帶隊攝影師。工作人員為他準備了十條適合拍攝野生動物的線路,東非、科隆群島、勘察加半島、阿拉斯加…都是一些物種豐富又充滿異域新奇感的地方,但奚志農拒絕了,他表示:「中國有這麼多獨一無二值得拍攝的地方,我不想去國外。」
Advertisements


雖然放棄了這麼好的機會,不過奚志農不曾後悔,他對自己的家鄉抱有深厚的感情,也相信在這片土地上仍有許多的「獨一無二」等待他發現。
Advertisements


2001年時,奚志農在雲南的白馬雪山上拍到了非常稀有的「滇金絲猴」,這張照片讓他一舉成名,獲得了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獲BG野生動物攝影師年賽「瀕危物種」單項大獎,這也是中國攝影師首次獲此殊榮。
Advertisements


滇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自從1890年一名法國傳教士曾在雲南當地獵人手中得到過一個標本之後,之後的半個世紀再也沒有這種猴子的出現過的痕跡,15年前,奚志農進入白馬雪山,拍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滇金絲猴影像資料。他所拍攝的滇金絲猴也登上了《國家地理》雜誌封面。

奚志農表示,他永遠無法忘記這段辛苦的經歷,他們從海拔2000多米爬到4000多米,歷經100多個日夜,背著沉重的攝影設備,在100平方公里的猴群活動範圍,找尋一種消失了半個多世紀的生物,就像是在大海裡找尋一根針一樣困難。


1993年5月,奚志農第三次進入白馬雪山,當時他帶來的大米已經吃完,猴子卻依舊沒有出現。第二天一早,垂頭喪氣走在返程路上的奚志農發現了新鮮的猴糞,於是他迅速穿過一個叫「杜鵑嶺」的山脊,一抬頭就看到溝對面一棵高大的冷杉樹上坐著一個猴子家庭。

「我當時什麼都顧不得,趕緊找一個最高點,把外衣一脫,把機器往石頭上一擱,找到猴子焦點一清就一按!」看著鏡頭裡的滇金絲猴慢條斯理地吃著松蘿,鏡頭外的奚志農哭得淚眼模糊。


除了金絲猴以外,奚志農也十分關注藏羚羊的生存狀況,許多獵人專門獵捕牠們,並剝掉牠們的皮毛賣給商人製作成大衣或包包。



製作一條藏羚羊絨披肩「沙圖什」需要3隻藏羚羊的羊絨,獵人們剝掉牠們的皮之後就把牠們的遺體放在原地任由禿鷹啃食,最後只剩下公羊堅硬的角猶如墓碑一樣佇立在沙漠之中。



奚志農曾在演講時說:「今天的中國沒有誰,需要吃一口野生動物的肉,才不會被餓肚子;更沒有誰,一定要穿一件野生動物皮子做的衣服,才不會被凍壞。所以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要去消費野生動物。」



1995年底,奚志農付諸行動,他多方奔走阻止滇金絲猴棲地開發,除了致信給國務委員宋健以外,他還向媒體求救,最後終於成功擋下砍伐計劃。



1997年時,奚志農進入可可西里拍攝藏羚羊被盜獵的「罪證」,妻子史立紅則綜合國內外各種訊息寫成了《藏羚羊報告》,夫妻二人共同努力整理的紀錄與資料成了推動藏羚羊保護的最佳武器,讓藏羚羊問題得以披露於世。



2002年時,奚志農歷經十年拍攝、妻子幕後撰稿的紀錄片《神秘的滇金絲猴》獲得了英國「自然銀幕電影節」TVE獎,他們是第一個獲此獎項的中國人。



同年他與妻子史立紅和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辦了「野性中國」工作室,全心全意地實踐「用影像保護自然」的理念。



2004年開始,野性中國開辦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訓練營發展到今天已經升級為影像學校,以培育更多野生動物攝影師、拍攝中國最好的自然電影為理念。



對於奚志農來說,自然保護是他一輩子的志業,同時他也致力於推廣這個重要的觀念,就像他曾說過的:「最完美,最理想的自然保護,就是把保護區,建立在每個人的心裡面!」



來源:網路資料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