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時代的印記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發行 | NOWnews | 旅食樂

影像,是時代的記憶,過去無數攝影家以鏡頭書寫庶民生活歷史,呈現農村的質樸、勞工的堅毅、原住民文化,同時反映時代與社會變遷,具有相當高的典藏價值。▲於(13日)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舉辦新書發表會。為推廣臺灣攝影文化,保存珍貴的攝影資產,國立臺灣博物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推出「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由左右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出版(依出生年代)包括駱香林、林權助、柯錫杰、黃伯驥、周鑫泉、謝春德等六本臺灣攝影家專書,並於12月13日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舉辦新書發表會。近90歲的前輩攝影家柯錫杰、周鑫泉、黃伯驥,以及68歲的謝春德皆蒞臨會場,共同貼上開書拼圖,為「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的出版揭開序幕。 文化部自104年起進行國家文化攝影中心建置計畫,除了搶救重要的攝影資產,保存國家重要的文化印記外,也期望透過攝影資產的典藏、修復、研究與推廣,使社會大眾了解臺灣的歷史及攝影文化。▲駱香林、林權助、柯錫杰、黃伯驥、周鑫泉、謝春德 六本臺灣攝影家專書。系列叢書除收錄攝影家畢生精彩作品,也以傳記的形式書寫攝影家生平故事與創作精神。透過深入研究, 撰文者在書中分析了經典作品的創作意涵與能量;攝影家在作品中反映時代樣貌與社會變遷,以及對現實世界有所觸發的創作回應,  讓讀者能透過影像,回顧樸拙歲月的醇美風味,並重啟與過往時代的對話。駱香林的攝影作品融合水墨畫創作技巧與構圖,林權助留下大量臺中地區傳神紀實影像,柯錫杰作品帶有「詩的意境」、「畫的質感」,周鑫泉以人文寫實攝影為終生職志,黃伯驥善於捕捉歡笑瞬間與庶民素樸畫面,謝春德的創作形式多元,堪為編導式攝影的先行者。這些攝影家以鏡頭書寫臺灣的歷史,其作品影像不僅呈現農村的質樸、勞工的堅毅、原住民文化等,也同時反映時代與社會的變遷,具有相當高的典藏價值。▲未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將持續推動攝影資產的保存與活化。「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透過攝影家生平故事及攝影作品介紹,讓更多人能了解攝影家的創作背景及社會價值,奠定日後攝影文化研究及推廣的基礎,期盼透過攝影家的視野及作品,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傳承臺灣的共同記憶與時代精神。未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將持續介紹更多作品讓國人看見,推動攝影資產的保存與活化,繼續為臺灣攝影文化傳承盡最大的努力。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