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都聽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實還有另外兩個,你知道嗎??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十三經註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註雲:「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直被認為封建思想的桎梏,進而有人說儒家滅人性,孟子沒人情。云云。 因為他們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傳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為主題的封建時代,這句話就有了無上的魔力。為了不斷後,無論世家還是貧民,都無所不用其極。隨之產生的便有過繼等一系列特殊的社會現象。


所謂過繼,是指在一家人家的長久沒有子嗣的情況下,把宗族中其他家的孩子過繼到他家作為他家的子嗣;如果本族沒有,就到外族過繼。目的就是保證他家不斷後。所以,中國的家族沿綿幾十世,這個血脈鏈上,有多少次的過繼,已經很少有人知道。而且,越是體面的家族,越是在乎有後,所以過繼產生的機率也越大。與過繼並存的還有其他一些維持血脈流傳的方法,比如借腹生子,比如藉種。這兩種情況,讀者從字面上應該可以看出其含義。而尤其要一提的是,關於藉種,在中國古代的不少地區,曾經有一種集體的藉種行為,是每年確定的時間確定的地點,有大量的長久無子的婦人聚集到一起,而那裡還會聚集一群準備與那些婦人交合為她們提供「種」的男人。這在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中就有相關的描述。可以說是極其愚昧的行為,催使這種行為的就只有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說的,記述在《孟子·離婁上》中,全文是這樣的「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我們分析原文不難發現,孟子的本意並非是我們平常了解到的含義。我認為更中肯的解釋應該是:「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做後輩的本份為最。舜在取妻的時候沒有稟告健在的父母,是沒有盡做後輩的本份。但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但與稟告了是沒有多大的區別(因為舜取妻是在堯考察了舜的德行後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的,而此時,舜的父母對舜還有偏見,稟告他們並沒有什麼好處)。」其實,孟子是一個非常開明的夫子,並非不知變通的老道學。相似的例子還有「男女授受不親」一句。其實在《孟子》裡有人問孟子,如果嫂子溺水了,小叔子該不該給予援手,孟子說當然要給予援手。這裡就不引原文了,建議求知的讀者自己翻看原文。


那麼孟子的話為什麼會被斷章取義到這種程度!我個人以為這是道學家的故意。很明顯,《孟子》的文字不是隨便一個人可以看得明白的,能看《孟子》的人文字的理解裡應該不會差到把這麼簡單的文字都誤解的地步。所以這種誤解是一種故意,或者說是曲解。曲解的目的自然是為了闡述「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學要旨。嗚呼!難怪有人說:「和尚是佛門的罪人,道士是道教的罪人,書生是儒家的罪人。」若問「何罪之有?」答曰:「明知故犯!」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