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和兩名黑人做出這個舉動後,這名運動員鬱鬱寡歡地死於心臟病。今天,幾百萬人見證了他的犧牲。


這張指標性的照片攝於1968年。同一年,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以及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參選人羅伯特·F·甘迺迪皆遭到暗殺身亡,美國捲入了一場種族衝突、騷亂、黑人民權運動抗爭的巨大風暴。 而世界各地亦處於動蕩邊緣,就在這樣的時點,1968年奧林匹克競賽在墨西哥城正式展開。
Jack Thornell / AP
那是一個混亂、充滿不確定性的敏感時刻,但兩名美國人卻在此時勇敢地展現了一個手勢,並永遠為世人所記得。湯米·史密斯(Tommie Smith)和約翰·卡羅斯(John Carlos),全世界第一快和第三快的運動員,在200公尺短跑奧林匹克競賽的頒獎儀式上,低頭並高舉黑色拳頭手套,象徵黑人的權利,身上穿戴著支持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服飾,以此紀念這次的勝利。


Griot
但,同時站在現場的第三個人呢?一個看似平凡的白人男性,在一旁靜靜見證歷史的發生,他是彼德·諾曼(Peter Norman)。彼得是澳洲歷史上跑得最快的男人,也是世界上第二快的男人。當時,湯米和約翰因為這個象徵黑人人權運動的致敬手勢而飽受全球爭議,甚至賽後被驅逐出會場、被罰禁賽,更在家中收到匿名死亡威脅。在黑人人權低落的當年,這兩名非裔美國籍運動員仍在危險和挫折中試圖捍衛公民權利。但幾乎沒有人知道的是,身為第二名的白人運動員彼得,其實默默地支持他們,支持人權的平等和復興。他甚至為此付出了不少代價。
彼得·諾曼來自澳洲,在當時擁有和美國同樣的種族隔離政策。事實上,種族隔離政策正是受早期澳洲白人歧視當地原住民所延伸、引發出來的法律。1905-1969年,澳洲政府甚至強迫多達100000的原住民幼童離開原生家庭,分配給白人家庭收養,以此「教化」他們。一個澳洲白人如果與黑人互動密切或與少數民族接觸可能會引來危險。
Drdatedude.com
當時這場令人難忘的比賽結束後,湯米和約翰走向獲得銀牌的彼得。他們問他相不相信人權和平等?彼得毫不遲疑地回答「相信」。他們又問他相不相信有神?他回答,他相信上帝,他是虔誠的信徒。約翰永遠也不會忘記彼得接下來說的話:「我會支持你們,站在你們這邊。」從彼得的眼中,你看不見當時那種對黑人常見的害怕、疏離或厭惡。
Griot
頒獎儀式前,湯米和約翰決定配戴一枚象徵運動員精神以及支持人權運動的勳章。彼得並沒有這枚勳章,但他卻做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舉動。他主動走向兩位美國運動員並表示:「我相信你們所相信的事。你們有沒有另一枚勳章可以給我?」他指著他們胸前的勳章問道。「這樣我也能在會場支持你們的精神。」
Griot
這對湯米和約翰而言是一個莫大的感動和鼓勵。「這名澳洲白人竟願意如此?他贏得了銀牌,他本可以默默的旁觀這一切。」湯米沒有多的勳章,但另一名美國運動員願意致贈彼得這枚充滿意義的人權勳章。接下來,就是那歷史性的一刻:

三名年輕的運動員走上講台,史密斯和卡羅斯高舉黑色全投手套。從沒有人在奧林匹克競賽以及數百萬人的公眾場合前做出這種舉動,並宣告自己的政治立場和精神。彼得沒有黑色手套,但他佩戴了勳章,與他們站在一起,並支持著他們的精神。奧林匹克美國隊事後發言表示,這三名運動員會為此舉動付出代價,尤其是作為運動員接下來的生涯。


Griot
他們的確在事後遭受到輿論壓力、禁賽、驅逐,甚至一直默默不得志。但歷史終究為他們平反,多年後,美國聖荷西州立大學在校園內為他們豎立雕像。但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第二名的地方是空的。這或許也象徵了在那歷史性的頒獎儀式後,發生在諾曼身上的事。
Sydney Morning Herald
諾曼刻意地被歷史抹除了。1972年奧林匹克禁止諾曼代表澳洲隊出賽,之後,他被迫離開職業運動項目。他換了無數的工作,做過體育老師甚至屠夫。在白人社會裡,他和他的家人被貼上標籤、備受排斥。一處運動傷害造成他的長期健康問題,並讓他因此陷入酗酒和憂鬱。約翰·卡羅斯提及諾曼時曾說:「那天之後,彼得必須面對整個國家,而他自己一個人獨自承受。」
Bestforfilm.com
曾有體育界的人士建議彼得一個重獲新生的機會:譴責人權運動,與史密斯和卡羅斯劃清界線。那麼他就會被原諒和接受。但彼得拒絕了。他知道自己沒有做錯什麼。2006年,他死於心臟病發,沒有得到任何關注、重用和接納。葬禮上,湯米史密斯和約翰卡羅斯成為他的抬棺者。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2年,諾曼終於在死後得到澳洲政府的正式道歉聲明:「...向彼得諾曼致歉,澳洲政府在1972年慕尼黑奧林匹克禁止彼得出賽,即使他順位在前,條件優秀。....」但這樣的道歉,對彼得而言或許顯得微不足道及姍姍來遲。
「他為他的選擇付出了代價。」湯米說道:「他不僅僅是用微小的動作支持我們而已。他真的與我們一起奮鬥!他是一個白人,一個站在兩個黑人身邊、與他們一起迎接勝利的澳洲籍白人。」
Amateursport
50年後,世界仍有許多角落在爭取人權和平等,而歧視更是從未消失。彼得選擇了這條道路,但他的舉動卻證明了不論你的種族、顏色,這是每個人的戰爭。他在時代環境下的勇敢作為值得所有人永遠記得。[/justify]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