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的沉沒成本

學歷的沉沒成本


你有沒有曾經花了大錢買了某位歌手演唱會的票,為了這場演唱會,推掉兄弟的喝酒邀約、推掉了另一個女生拿著電影票揪你看電影的約會、甚至還把一年一度的家庭聚餐排開,到了演唱會現場,卻發現歌手走音到想殺人,音響、燈光瘋狂出包,連屋頂都漏水。
他媽的,你根本就很想走人,但想到自己已經花了大錢買了票,還為了這件事推掉一大堆邀約,不好好把這場演唱會聽完簡直是浪費,於是,硬著頭皮繼續坐在裡面。
這就是經濟學所稱的沉沒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沉沒成本指的就是為了這件事所投入一切無法回收的成本,像演唱會所花的門票錢、推掉的邀約、飛走的妹子(雖然身邊可能有另一位)、花掉的時間,全部都無法回收,妙的是,多數的人會因為怕浪費,而逼自己去忍受這些讓自己不愉快的鳥事,歌手太爛要求退票?除非是發生地震或是飛機掉在小巨蛋上面,我還沒聽過有哪場演唱會是因為歌手唱太爛讓你退票的。
同樣的概念其實也根深蒂固存在我們腦袋裡,對重視學歷的臺灣人來說,學歷就是一個用時間金錢換來的社會地位象徵,甚至仍有多數的人認為,拿了什麼樣的文憑就該做什麼樣的事;因此呢,唸到臺大醫科卻跑去開補習班或是寫小說,在功成名就之前(這個前提很重要,當你功成名就之後,連大個便都是香的,不會有人質疑你的決定),父母、長輩、朋友的第一句話通常是:
「那你幹嘛唸到台大?」。
這麼說也沒錯啦,寫小說沒有小說系給你唸,市面上的暢銷小說家大多數也沒受過正統的小說寫作訓練,而開補習班可以不用唸到台大醫科下這麼重的成本,醫科要唸七年耶,醫科的學業又是嚇死人的重,真的打定主意要開補習班,挑個物理、電機、資工去唸,四年準時畢業就可以早點上大聯盟去廝殺了,到底唸到台大醫科還去開補習班跟寫小說是不是腦袋有洞?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希望能摸摸自己的良心。別誤會,這不是搞宗教懺悔引發罪惡感那一套,事實上,我們要做的是更務實的事,叫「莫忘初衷」。
正常來說,這年頭會唸醫科的人絕大多數是為了功成名就,有些是因為父母的期望,什麼都有可能,把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攤開來看總是可以找到原因。

但是,到了真正該做決定的時候,就該忘掉那些在追求學歷過程中所投注的時間精力與金錢,反正都拿不回來了,把握當下跟掌握未來比較實在,在教育這條路上,應該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再一次強調,馬斯洛的金字塔理論可以告訴你我們真正的需求是哪一個,到底興趣跟金錢哪一個重要?該不該妥協?又或者有沒有辦法把這興趣跟金錢結合在一起?而不是被這個學歷標籤綁死一輩子,學歷只是生活的點綴品,不該是限制我們人生的窠巢。
所以,哪一天要是真的遇到了歌手走音、音響壞光光的爛演唱會,麻煩請第一時間離開會場,打開手機找一個女孩子出來喝咖啡,至少你還有一個美好夜晚可以好好享受,幹嘛窩在演唱會受歌手的氣呢?
延伸閱讀:
〈學歷,是臺灣人最愛的神主牌〉

文章來源:那個奧客 關於作者 那個奧客 看女人寫的東西去了解女人,你知道的只有那個當下的她;而看我寫的東西去了解男人,就算一萬年後依然適用。 部落格 粉絲團 全部文章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