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學生感受到被社區需要!教育部推在地實踐

▲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表示,自106年啟動大學在地實踐聯盟,以一所技專院校及一所大學共同擔任聯盟的「雙軸心學校」。(圖/記者吳宛縈攝,20161201) 大 中 小 教育部今(1)日宣布自106年啟動大學在地實踐聯盟,以一所技專院校及一所大學共同擔任聯盟的「雙軸心學校」,引導夥伴學校師生組成計畫與執行團隊,在區域發展上扮演關鍵的地方智庫角色,發掘在地需求、解決問題,也讓大學生感受到「被社區需要」的感覺。大學在地實踐聯盟預計自106年進入籌備期,於全國北中南東四區,成立8到10個由大專校院、產業聚落、區域發展組織及地方政府所組成的跨界聯盟,盤點在地發展需求議題,並召集雙軸心學校擔負資源串連與整合運作角色;往後找出區域設定目標,由「雙軸心學校」校長、產業聚落代表、區域發展組織代表及地方政府共同組成「區域指導委員會」,作為整合資源及決定資源挹注的重要機制。計畫預計於107年執行,各聯盟向教育部提出「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經審核通過後由教育部補助經費,協助大專院校具體行動;也期待教師帶領學生以跨科系、跨團隊、跨校聯盟的結合力量,運用各自專長與所學,協助產業與文化發展,讓在地產業及民眾感受到大專校院的存在對於區域發展有實質助益。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表示,「大學在地實踐聯盟」將以技專校院與產業公協會合作的經驗為基礎,透過分區聯盟的型式,串聯起全台87所技專校院、71所大學,以「在地連結.區域合作.社會創新」為願景,採取具體實踐行動,達成強化區域產學鏈結、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教育部預定於105年12月中旬前辦理「106年大學在地實踐聯盟計畫申請學校說明會」,106年1月中旬前受理聯盟計畫申請,106年2月完成各區域聯盟雙軸心學校的評選作業,未來將由教育部每2年考核聯盟運作。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則表示,聯盟的角色是在做服務平台,後續還是要針對議題考量設計,目前技專校院跟產地聯盟,只是針對在企業聯盟,解決產業聚落、人才升級等問題,但配合大專院校,加入文化及社會議題,也能聚集力量,深入到更偏遠的地區,讓師生一起走出校園幫助產業。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