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洞與西嶼秘境的發現者 澎湖傳播學之父郭安可

▲體制外的機遇讓他集琴棋書畫才藝於一身。(圖/記者鄧至傑攝) 大 中 小 百善孝為先,早年發現西嶼秘境的郭安可在澎湖地區是一位人盡皆知的孝子,雖然才五十出頭,但是他的前半生卻是充滿著絕大多數澎湖人都鮮有的經歷,光是從鐵線祖師廟的執事,每遇廟寺有重大活動時,必來請教他如何著墨書帖,以及某位市長候選人的十四條選舉政見中,有十二條出自他的理念,便知他對鄉里的熱愛。
▲澎湖地區人盡皆知的孝子。(圖/郭安可提供)郭安可本名郭宜儒,安可這名字還是他自己取的。16歲單槍匹馬從澎湖到台北闖蕩,機緣下拜在廣播電台名嘴文山門下後,主持「文山俱樂部」電台節目。不過他還是喜歡人家喚他「安可」,主要是聽起來親切,但想必與沉浸在掌聲久了有關,「安可」同時也是英文中「舅舅」的意思,老老少少都喊他「舅舅」,光是在姓名學的氣場優勢上就佔了絕大的先機。儘管在鄉里被視之為博學多聞之士,不過他卻非出身科班,甚至從在鎮海國中上學時就不愛唸書,整天抱著他那一支躲躲藏藏的吉它對著妹妹唱情歌;但是他的「叛逆」卻深得澎湖漢學大師方思溫的厚愛,不僅收他為唯一的學生,也盡傳家底予他。一如文山於台北第一眼看到他,也將他納入師門成為首足弟子,當時他才20啷噹歲。體制外的機遇,讓他成為集廣播、漢學、書法、音樂、金石、雕刻、新聞、大眾傳播於一身的地方奇才。30歲左右任職過報社總編輯,寫了多首膾炙人口的閩南語及國語歌曲,也在航空公司當過首席機務長,開過單引擎飛機,還會修飛機。不過這些傲人的事蹟都比不上他對父母的孝順。安可說,因為國中不喜歡讀書(叛逆)才到了台灣,但他始終帶著爸爸媽媽,人在哪裡,這件永遠無法割捨的「行李」就跟在哪裡。
▲原本荒蕪的傳播學沙漠之地,如今開花結果桃李滿菊島。(圖/郭安可提供)直到十餘年前,隨著東森集團ETFM在澎湖開播,他才帶著母親返鄉並於電台任職台長。當年,澎湖地區對於本島而言,還是相對的保守與封閉,對於大眾傳播這一塊領域,可以說荒蕪的如同沙漠;安可雖然沒有喝過洋墨水,但最起碼渡過黑水溝,台灣本島25年的磨練,使他擔任馬公高中「大眾傳播」指導老師綽綽有餘,十餘年來所教導的學生,如今也都在台灣、澎湖地區開發結果,許多學生還封他為「澎湖傳播學之父」呢!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